首页 > 自身建设 > 社史钩沉

庆贺苏祖斐百岁华诞

发布时间: 2011-06-27 作者: 蒋一方

  上海市儿童医院名誉院长,著名儿科专家苏祖斐教授在儿科领域里已经耕耘了六十多个年头,到今年10月23日苏老将跨越人生第一百年,成为中国医学界的一位世纪老人。苏老在漫长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实践中,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敬重与爱戴。

  苏老原藉福建汀州永定,1898年出生于前清末年爱国商人家庭,曾祖父子明公由闽迁沪,三代经商。苏老出生之时正值戊戌政变,同时又遭八国联军侵略之苦。苏家父辈接受戊戌变法新思想,向往改革,热心办学,苏老祖父苏鲛曾经说过:欲图兴国,非推广教育不可。苏老父亲苏本炎秉承父命,捐献巨资,相继于1903年,1905年和1906年创立三所都冠以民立的学校,即民立中学、民立幼童学校和民立女子中学。苏氏家族在中国人自己办教育的历史上以其光辉业绩写下了永不磨损的一页。苏老出生在这样一个教育世家,从小在办学校,兴实业的救国思想熏陶下,迈开了人生坚定的步伐。苏老虽未如其文所愿成为象俄国苏斐亚一样的女革命家,却成为中国医学界一位业绩斐然的实干家与教育家。

  苏老4岁由母亲启蒙,识方块字3千余,6岁入学,中途因罹疟疾在家读四书、诗经及古文观止等,9岁毕业于民立幼童学校。10岁时其家父患斑疹伤寒而辍学,协助母亲充当小护士,分担护理工作,其间兼学文化、学弹钢琴、学铅笔画、学种菊花,又因舅父每春送蚕2~300条,日夜辛勤养蚕。苏老14岁考入民立女子中学,插入本科二年级,3年学成,毕业时名列榜首。在民立女中停办一年中,又进清心女子中补习英文,终因家事国事沓纷而至,其间三度辍学三度复学,至1924年毕业于清心女子高等中学,时年已26岁。在这一段时期里苏老协助母亲维持家计,经历了父病殁、母病,家庭濒临崩溃边缘,直到重建家园这样大起大落的考验,苏老从小的丰富经历,培养了她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吃苦耐

  劳的坚强毅力。在照顾双亲的疾病中涌出的爱心萌发了她学医的志向,并为今后漫长的医学实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继清心女中毕业后,同年秋季苏老考入金陵女子大学,因江浙之战,道路受阻而转入沪江大学求学。当时协和医学院与八所教会大学有协议,其中包括沪江大学。苏老在沪江大学苦读三年,获得必修学分后再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从此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协和一年后即1928年以优异成绩获沪江大学毕业最高荣誉和理学士学位,五年后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并获美国纽约卅立大学医学博士。苏老在协和第5学年传染病区实习时,正值北平流行猩红热,由于菌株毒性很强,患病者甚多,她工作昼夜不得休息,表现出苏老年青时代对医学工作的极大热情及对工作的极端负责,苏老这种敬业精神一直保留数十年而不变,凡是和她一起工作过的人都钦佩不已。苏老热爱儿童,鉴于当时上海只有祝填之和富文寿两位儿科医师,便在第5学年向协和内科申请从事儿科专业,立志为儿童服务。苏老

  在协和当了2年住院医生。从年1931年算起,苏老在儿科领域里已辛勤耕耘了六十六个年头。

  苏老在半个多世纪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功绩卓著,成绩斐然。1934年为了事业苏老毅然离开慈母单身前往湖南长沙创建儿科专业。这一年长沙发生流脑,苏老采用马血清治疗,一人负责两个病区—,并担任日常教学与医疗任务,她废寝忘食,日夜苦战,终于扑灭疫情。1937年苏老本拟去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进修,正适日寇侵华,苏老放弃出国机会,留沪与高文寿医师一起主持难童医院工作。由于难民收容所内营养供应不足,难童中发生脚气病、角膜软化症者甚多,苏老捐助维生素B1针剂,又捐赠200块银元购得黄豆电动磨,每日供应豆浆,难民营养得到补充,三年艰苦工作,救治无数病童。1940年难童返回家园,当时富文寿院长邀请上海知名人士组织董事会,将难童医院改名上海儿童医院,苏老担任医务主任,这是全国第一所儿童医院。1948至1949年苏老赴美国纽约卅立大学进修儿科。在数十年的医疗生涯中,苏老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尤其在治疗儿童中毒性痢疾、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儿童血吸虫病及麻疹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她不仅对病儿有一颗真纯的爱心,而且善于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对疾病深入研究,又注意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严格制定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医院的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她所撰写的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在当时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苏老也是一名儿童营养学家。早在1933年就撰写了4万余字的《儿童营养》,因广受社会欢迎竟三版其书。苏老一贯注重儿童保健与营养。1978年10月在苏老倡导下,经市卫生局批准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所儿童营养研究室,她从一盏酒精灯一个实验桌起家,艰苦创业使研究室初具规模。1981年苏老已是83岁高龄,她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协作,对上海市城乡3855名母子做了配对调查,既得出了母乳喂养率,又分析了城市母乳喂养率低的原因。次年10月由WHO资助召开“中国母乳喂养讨论会”,1983年受卫生部委托,召开全国“母乳喂养监测学习班”,为全国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又完成了9万多母子配对调查,研究总结受到了高度评价。苏老,在三年困难时期采用鲜鱼蛋白加强小儿营养获得成功。近年来苏老虽已年近百岁,思路仍非常清晰,对社会营养热点问题予以极大关注,研究室在苏老指导下又完成了中福会托儿所连续28天膳食质量调查与营养评价,5所小学午餐质量调查等课题,并开发出新一代补钙产品。

  苏老也是一名循循善诱的好教师。早在湖南湘雅医学院期间就培养出2名儿科种子,现皆为教授。50年代为上海儿科界培养了60名儿科医师。她在上海同德医院兼职任教13年,带教了几千名学员。为了充实与扩大营养研究队伍,1981年她收了一名研究生,1987年又招收了一名研究生,其时苏老年已望九,但她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兢兢业业出色完成导师工作,纵观古今中外医学史,也可算是旷古未有的一件盛事。苏老历年来主编了10册有关儿科和儿童营养的书籍,其中《实用儿童营养学》于1964年脱稿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儿童营养专著,1984年大幅度修订,198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计80余万字,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为了普及妇幼营养知识,又撰写几种科普读物如《妇幼营养》,《独生子女营养指导》等,此外,苏老还撰写了40余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国内外国家级杂志上。

  苏老不仅是中外闻名的儿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她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长,副会长,中华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生化学会副理事长,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第三、四届上海市妇联执委,上海市第一至八届人民代表,苏老还是美国国际营养学报编委。党和政府对她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授予10多种荣誉,其中有上海市卫生局“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福会妇幼工作首届樟树奖,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记大功一次,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等。

  今天我们为苏老庆祝百岁华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一贯推崇并始终身体力行的“一心为病人着想,一心为病人服务的敬业精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在医疗实践中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为人谦虚正直、乐于助人的高尚风格。苏老是我国医学界的珍宝,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共同财富,让我们共同为继承与发扬苏老精神而不懈地学习与工作。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苏老福寿象《诗经》中“九如”一样,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苏老原藉福建汀州永定,1898年出生于前清末年爱国商人家庭,曾祖父子明公由闽迁沪,三代经商。苏老出生之时正值戊戌政变,同时又遭八国联军侵略之苦。苏家父辈接受戊戌变法新思想,向往改革,热心办学,苏老祖父苏鲛曾经说过:欲图兴国,非推广教育不可。苏老父亲苏本炎秉承父命,捐献巨资,相继于1903年,1905年和1906年创立三所都冠以民立的学校,即民立中学、民立幼童学校和民立女子中学。苏氏家族在中国人自己办教育的历史上以其光辉业绩写下了永不磨损的一页。苏老出生在这样一个教育世家,从小在办学校,兴实业的救国思想熏陶下,迈开了人生坚定的步伐。苏老虽未如其文所愿成为象俄国苏斐亚一样的女革命家,却成为中国医学界一位业绩斐然的实干家与教育家。

  苏老4岁由母亲启蒙,识方块字3千余,6岁入学,中途因罹疟疾在家读四书、诗经及古文观止等,9岁毕业于民立幼童学校。10岁时其家父患斑疹伤寒而辍学,协助母亲充当小护士,分担护理工作,其间兼学文化、学弹钢琴、学铅笔画、学种菊花,又因舅父每春送蚕2~300条,日夜辛勤养蚕。苏老14岁考入民立女子中学,插入本科二年级,3年学成,毕业时名列榜首。在民立女中停办一年中,又进清心女子中补习英文,终因家事国事沓纷而至,其间三度辍学三度复学,至1924年毕业于清心女子高等中学,时年已26岁。在这一段时期里苏老协助母亲维持家计,经历了父病殁、母病,家庭濒临崩溃边缘,直到重建家园这样大起大落的考验,苏老从小的丰富经历,培养了她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吃苦耐

  劳的坚强毅力。在照顾双亲的疾病中涌出的爱心萌发了她学医的志向,并为今后漫长的医学实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继清心女中毕业后,同年秋季苏老考入金陵女子大学,因江浙之战,道路受阻而转入沪江大学求学。当时协和医学院与八所教会大学有协议,其中包括沪江大学。苏老在沪江大学苦读三年,获得必修学分后再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从此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协和一年后即1928年以优异成绩获沪江大学毕业最高荣誉和理学士学位,五年后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并获美国纽约卅立大学医学博士。苏老在协和第5学年传染病区实习时,正值北平流行猩红热,由于菌株毒性很强,患病者甚多,她工作昼夜不得休息,表现出苏老年青时代对医学工作的极大热情及对工作的极端负责,苏老这种敬业精神一直保留数十年而不变,凡是和她一起工作过的人都钦佩不已。苏老热爱儿童,鉴于当时上海只有祝填之和富文寿两位儿科医师,便在第5学年向协和内科申请从事儿科专业,立志为儿童服务。苏老

  在协和当了2年住院医生。从年1931年算起,苏老在儿科领域里已辛勤耕耘了六十六个年头。

  苏老在半个多世纪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功绩卓著,成绩斐然。1934年为了事业苏老毅然离开慈母单身前往湖南长沙创建儿科专业。这一年长沙发生流脑,苏老采用马血清治疗,一人负责两个病区—,并担任日常教学与医疗任务,她废寝忘食,日夜苦战,终于扑灭疫情。1937年苏老本拟去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进修,正适日寇侵华,苏老放弃出国机会,留沪与高文寿医师一起主持难童医院工作。由于难民收容所内营养供应不足,难童中发生脚气病、角膜软化症者甚多,苏老捐助维生素B1针剂,又捐赠200块银元购得黄豆电动磨,每日供应豆浆,难民营养得到补充,三年艰苦工作,救治无数病童。1940年难童返回家园,当时富文寿院长邀请上海知名人士组织董事会,将难童医院改名上海儿童医院,苏老担任医务主任,这是全国第一所儿童医院。1948至1949年苏老赴美国纽约卅立大学进修儿科。在数十年的医疗生涯中,苏老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尤其在治疗儿童中毒性痢疾、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儿童血吸虫病及麻疹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她不仅对病儿有一颗真纯的爱心,而且善于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对疾病深入研究,又注意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严格制定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医院的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她所撰写的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在当时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苏老也是一名儿童营养学家。早在1933年就撰写了4万余字的《儿童营养》,因广受社会欢迎竟三版其书。苏老一贯注重儿童保健与营养。1978年10月在苏老倡导下,经市卫生局批准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所儿童营养研究室,她从一盏酒精灯一个实验桌起家,艰苦创业使研究室初具规模。1981年苏老已是83岁高龄,她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协作,对上海市城乡3855名母子做了配对调查,既得出了母乳喂养率,又分析了城市母乳喂养率低的原因。次年10月由WHO资助召开“中国母乳喂养讨论会”,1983年受卫生部委托,召开全国“母乳喂养监测学习班”,为全国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又完成了9万多母子配对调查,研究总结受到了高度评价。苏老,在三年困难时期采用鲜鱼蛋白加强小儿营养获得成功。近年来苏老虽已年近百岁,思路仍非常清晰,对社会营养热点问题予以极大关注,研究室在苏老指导下又完成了中福会托儿所连续28天膳食质量调查与营养评价,5所小学午餐质量调查等课题,并开发出新一代补钙产品。

  苏老也是一名循循善诱的好教师。早在湖南湘雅医学院期间就培养出2名儿科种子,现皆为教授。50年代为上海儿科界培养了60名儿科医师。她在上海同德医院兼职任教13年,带教了几千名学员。为了充实与扩大营养研究队伍,1981年她收了一名研究生,1987年又招收了一名研究生,其时苏老年已望九,但她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兢兢业业出色完成导师工作,纵观古今中外医学史,也可算是旷古未有的一件盛事。苏老历年来主编了10册有关儿科和儿童营养的书籍,其中《实用儿童营养学》于1964年脱稿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儿童营养专著,1984年大幅度修订,198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计80余万字,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为了普及妇幼营养知识,又撰写几种科普读物如《妇幼营养》,《独生子女营养指导》等,此外,苏老还撰写了40余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国内外国家级杂志上。

  苏老不仅是中外闻名的儿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她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长,副会长,中华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生化学会副理事长,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第三、四届上海市妇联执委,上海市第一至八届人民代表,苏老还是美国国际营养学报编委。党和政府对她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授予10多种荣誉,其中有上海市卫生局“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福会妇幼工作首届樟树奖,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记大功一次,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等。

  今天我们为苏老庆祝百岁华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一贯推崇并始终身体力行的“一心为病人着想,一心为病人服务的敬业精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在医疗实践中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为人谦虚正直、乐于助人的高尚风格。苏老是我国医学界的珍宝,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共同财富,让我们共同为继承与发扬苏老精神而不懈地学习与工作。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苏老福寿象《诗经》中“九如”一样,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苏老4岁由母亲启蒙,识方块字3千余,6岁入学,中途因罹疟疾在家读四书、诗经及古文观止等,9岁毕业于民立幼童学校。10岁时其家父患斑疹伤寒而辍学,协助母亲充当小护士,分担护理工作,其间兼学文化、学弹钢琴、学铅笔画、学种菊花,又因舅父每春送蚕2~300条,日夜辛勤养蚕。苏老14岁考入民立女子中学,插入本科二年级,3年学成,毕业时名列榜首。在民立女中停办一年中,又进清心女子中补习英文,终因家事国事沓纷而至,其间三度辍学三度复学,至1924年毕业于清心女子高等中学,时年已26岁。在这一段时期里苏老协助母亲维持家计,经历了父病殁、母病,家庭濒临崩溃边缘,直到重建家园这样大起大落的考验,苏老从小的丰富经历,培养了她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吃苦耐

  劳的坚强毅力。在照顾双亲的疾病中涌出的爱心萌发了她学医的志向,并为今后漫长的医学实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继清心女中毕业后,同年秋季苏老考入金陵女子大学,因江浙之战,道路受阻而转入沪江大学求学。当时协和医学院与八所教会大学有协议,其中包括沪江大学。苏老在沪江大学苦读三年,获得必修学分后再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从此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协和一年后即1928年以优异成绩获沪江大学毕业最高荣誉和理学士学位,五年后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并获美国纽约卅立大学医学博士。苏老在协和第5学年传染病区实习时,正值北平流行猩红热,由于菌株毒性很强,患病者甚多,她工作昼夜不得休息,表现出苏老年青时代对医学工作的极大热情及对工作的极端负责,苏老这种敬业精神一直保留数十年而不变,凡是和她一起工作过的人都钦佩不已。苏老热爱儿童,鉴于当时上海只有祝填之和富文寿两位儿科医师,便在第5学年向协和内科申请从事儿科专业,立志为儿童服务。苏老

  在协和当了2年住院医生。从年1931年算起,苏老在儿科领域里已辛勤耕耘了六十六个年头。

  苏老在半个多世纪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功绩卓著,成绩斐然。1934年为了事业苏老毅然离开慈母单身前往湖南长沙创建儿科专业。这一年长沙发生流脑,苏老采用马血清治疗,一人负责两个病区—,并担任日常教学与医疗任务,她废寝忘食,日夜苦战,终于扑灭疫情。1937年苏老本拟去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进修,正适日寇侵华,苏老放弃出国机会,留沪与高文寿医师一起主持难童医院工作。由于难民收容所内营养供应不足,难童中发生脚气病、角膜软化症者甚多,苏老捐助维生素B1针剂,又捐赠200块银元购得黄豆电动磨,每日供应豆浆,难民营养得到补充,三年艰苦工作,救治无数病童。1940年难童返回家园,当时富文寿院长邀请上海知名人士组织董事会,将难童医院改名上海儿童医院,苏老担任医务主任,这是全国第一所儿童医院。1948至1949年苏老赴美国纽约卅立大学进修儿科。在数十年的医疗生涯中,苏老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尤其在治疗儿童中毒性痢疾、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儿童血吸虫病及麻疹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她不仅对病儿有一颗真纯的爱心,而且善于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对疾病深入研究,又注意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严格制定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医院的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她所撰写的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在当时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苏老也是一名儿童营养学家。早在1933年就撰写了4万余字的《儿童营养》,因广受社会欢迎竟三版其书。苏老一贯注重儿童保健与营养。1978年10月在苏老倡导下,经市卫生局批准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所儿童营养研究室,她从一盏酒精灯一个实验桌起家,艰苦创业使研究室初具规模。1981年苏老已是83岁高龄,她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协作,对上海市城乡3855名母子做了配对调查,既得出了母乳喂养率,又分析了城市母乳喂养率低的原因。次年10月由WHO资助召开“中国母乳喂养讨论会”,1983年受卫生部委托,召开全国“母乳喂养监测学习班”,为全国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又完成了9万多母子配对调查,研究总结受到了高度评价。苏老,在三年困难时期采用鲜鱼蛋白加强小儿营养获得成功。近年来苏老虽已年近百岁,思路仍非常清晰,对社会营养热点问题予以极大关注,研究室在苏老指导下又完成了中福会托儿所连续28天膳食质量调查与营养评价,5所小学午餐质量调查等课题,并开发出新一代补钙产品。

  苏老也是一名循循善诱的好教师。早在湖南湘雅医学院期间就培养出2名儿科种子,现皆为教授。50年代为上海儿科界培养了60名儿科医师。她在上海同德医院兼职任教13年,带教了几千名学员。为了充实与扩大营养研究队伍,1981年她收了一名研究生,1987年又招收了一名研究生,其时苏老年已望九,但她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兢兢业业出色完成导师工作,纵观古今中外医学史,也可算是旷古未有的一件盛事。苏老历年来主编了10册有关儿科和儿童营养的书籍,其中《实用儿童营养学》于1964年脱稿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儿童营养专著,1984年大幅度修订,198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计80余万字,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为了普及妇幼营养知识,又撰写几种科普读物如《妇幼营养》,《独生子女营养指导》等,此外,苏老还撰写了40余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国内外国家级杂志上。

  苏老不仅是中外闻名的儿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她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长,副会长,中华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生化学会副理事长,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第三、四届上海市妇联执委,上海市第一至八届人民代表,苏老还是美国国际营养学报编委。党和政府对她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授予10多种荣誉,其中有上海市卫生局“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福会妇幼工作首届樟树奖,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记大功一次,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等。

  今天我们为苏老庆祝百岁华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一贯推崇并始终身体力行的“一心为病人着想,一心为病人服务的敬业精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在医疗实践中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为人谦虚正直、乐于助人的高尚风格。苏老是我国医学界的珍宝,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共同财富,让我们共同为继承与发扬苏老精神而不懈地学习与工作。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苏老福寿象《诗经》中“九如”一样,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劳的坚强毅力。在照顾双亲的疾病中涌出的爱心萌发了她学医的志向,并为今后漫长的医学实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继清心女中毕业后,同年秋季苏老考入金陵女子大学,因江浙之战,道路受阻而转入沪江大学求学。当时协和医学院与八所教会大学有协议,其中包括沪江大学。苏老在沪江大学苦读三年,获得必修学分后再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从此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协和一年后即1928年以优异成绩获沪江大学毕业最高荣誉和理学士学位,五年后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并获美国纽约卅立大学医学博士。苏老在协和第5学年传染病区实习时,正值北平流行猩红热,由于菌株毒性很强,患病者甚多,她工作昼夜不得休息,表现出苏老年青时代对医学工作的极大热情及对工作的极端负责,苏老这种敬业精神一直保留数十年而不变,凡是和她一起工作过的人都钦佩不已。苏老热爱儿童,鉴于当时上海只有祝填之和富文寿两位儿科医师,便在第5学年向协和内科申请从事儿科专业,立志为儿童服务。苏老

  在协和当了2年住院医生。从年1931年算起,苏老在儿科领域里已辛勤耕耘了六十六个年头。

  苏老在半个多世纪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功绩卓著,成绩斐然。1934年为了事业苏老毅然离开慈母单身前往湖南长沙创建儿科专业。这一年长沙发生流脑,苏老采用马血清治疗,一人负责两个病区—,并担任日常教学与医疗任务,她废寝忘食,日夜苦战,终于扑灭疫情。1937年苏老本拟去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进修,正适日寇侵华,苏老放弃出国机会,留沪与高文寿医师一起主持难童医院工作。由于难民收容所内营养供应不足,难童中发生脚气病、角膜软化症者甚多,苏老捐助维生素B1针剂,又捐赠200块银元购得黄豆电动磨,每日供应豆浆,难民营养得到补充,三年艰苦工作,救治无数病童。1940年难童返回家园,当时富文寿院长邀请上海知名人士组织董事会,将难童医院改名上海儿童医院,苏老担任医务主任,这是全国第一所儿童医院。1948至1949年苏老赴美国纽约卅立大学进修儿科。在数十年的医疗生涯中,苏老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尤其在治疗儿童中毒性痢疾、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儿童血吸虫病及麻疹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她不仅对病儿有一颗真纯的爱心,而且善于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对疾病深入研究,又注意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严格制定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医院的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她所撰写的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在当时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苏老也是一名儿童营养学家。早在1933年就撰写了4万余字的《儿童营养》,因广受社会欢迎竟三版其书。苏老一贯注重儿童保健与营养。1978年10月在苏老倡导下,经市卫生局批准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所儿童营养研究室,她从一盏酒精灯一个实验桌起家,艰苦创业使研究室初具规模。1981年苏老已是83岁高龄,她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协作,对上海市城乡3855名母子做了配对调查,既得出了母乳喂养率,又分析了城市母乳喂养率低的原因。次年10月由WHO资助召开“中国母乳喂养讨论会”,1983年受卫生部委托,召开全国“母乳喂养监测学习班”,为全国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又完成了9万多母子配对调查,研究总结受到了高度评价。苏老,在三年困难时期采用鲜鱼蛋白加强小儿营养获得成功。近年来苏老虽已年近百岁,思路仍非常清晰,对社会营养热点问题予以极大关注,研究室在苏老指导下又完成了中福会托儿所连续28天膳食质量调查与营养评价,5所小学午餐质量调查等课题,并开发出新一代补钙产品。

  苏老也是一名循循善诱的好教师。早在湖南湘雅医学院期间就培养出2名儿科种子,现皆为教授。50年代为上海儿科界培养了60名儿科医师。她在上海同德医院兼职任教13年,带教了几千名学员。为了充实与扩大营养研究队伍,1981年她收了一名研究生,1987年又招收了一名研究生,其时苏老年已望九,但她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兢兢业业出色完成导师工作,纵观古今中外医学史,也可算是旷古未有的一件盛事。苏老历年来主编了10册有关儿科和儿童营养的书籍,其中《实用儿童营养学》于1964年脱稿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儿童营养专著,1984年大幅度修订,198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计80余万字,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为了普及妇幼营养知识,又撰写几种科普读物如《妇幼营养》,《独生子女营养指导》等,此外,苏老还撰写了40余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国内外国家级杂志上。

  苏老不仅是中外闻名的儿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她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长,副会长,中华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生化学会副理事长,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第三、四届上海市妇联执委,上海市第一至八届人民代表,苏老还是美国国际营养学报编委。党和政府对她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授予10多种荣誉,其中有上海市卫生局“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福会妇幼工作首届樟树奖,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记大功一次,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等。

  今天我们为苏老庆祝百岁华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一贯推崇并始终身体力行的“一心为病人着想,一心为病人服务的敬业精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在医疗实践中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为人谦虚正直、乐于助人的高尚风格。苏老是我国医学界的珍宝,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共同财富,让我们共同为继承与发扬苏老精神而不懈地学习与工作。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苏老福寿象《诗经》中“九如”一样,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继清心女中毕业后,同年秋季苏老考入金陵女子大学,因江浙之战,道路受阻而转入沪江大学求学。当时协和医学院与八所教会大学有协议,其中包括沪江大学。苏老在沪江大学苦读三年,获得必修学分后再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从此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协和一年后即1928年以优异成绩获沪江大学毕业最高荣誉和理学士学位,五年后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并获美国纽约卅立大学医学博士。苏老在协和第5学年传染病区实习时,正值北平流行猩红热,由于菌株毒性很强,患病者甚多,她工作昼夜不得休息,表现出苏老年青时代对医学工作的极大热情及对工作的极端负责,苏老这种敬业精神一直保留数十年而不变,凡是和她一起工作过的人都钦佩不已。苏老热爱儿童,鉴于当时上海只有祝填之和富文寿两位儿科医师,便在第5学年向协和内科申请从事儿科专业,立志为儿童服务。苏老

  在协和当了2年住院医生。从年1931年算起,苏老在儿科领域里已辛勤耕耘了六十六个年头。

  苏老在半个多世纪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功绩卓著,成绩斐然。1934年为了事业苏老毅然离开慈母单身前往湖南长沙创建儿科专业。这一年长沙发生流脑,苏老采用马血清治疗,一人负责两个病区—,并担任日常教学与医疗任务,她废寝忘食,日夜苦战,终于扑灭疫情。1937年苏老本拟去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进修,正适日寇侵华,苏老放弃出国机会,留沪与高文寿医师一起主持难童医院工作。由于难民收容所内营养供应不足,难童中发生脚气病、角膜软化症者甚多,苏老捐助维生素B1针剂,又捐赠200块银元购得黄豆电动磨,每日供应豆浆,难民营养得到补充,三年艰苦工作,救治无数病童。1940年难童返回家园,当时富文寿院长邀请上海知名人士组织董事会,将难童医院改名上海儿童医院,苏老担任医务主任,这是全国第一所儿童医院。1948至1949年苏老赴美国纽约卅立大学进修儿科。在数十年的医疗生涯中,苏老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尤其在治疗儿童中毒性痢疾、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儿童血吸虫病及麻疹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她不仅对病儿有一颗真纯的爱心,而且善于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对疾病深入研究,又注意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严格制定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医院的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她所撰写的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在当时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苏老也是一名儿童营养学家。早在1933年就撰写了4万余字的《儿童营养》,因广受社会欢迎竟三版其书。苏老一贯注重儿童保健与营养。1978年10月在苏老倡导下,经市卫生局批准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所儿童营养研究室,她从一盏酒精灯一个实验桌起家,艰苦创业使研究室初具规模。1981年苏老已是83岁高龄,她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协作,对上海市城乡3855名母子做了配对调查,既得出了母乳喂养率,又分析了城市母乳喂养率低的原因。次年10月由WHO资助召开“中国母乳喂养讨论会”,1983年受卫生部委托,召开全国“母乳喂养监测学习班”,为全国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又完成了9万多母子配对调查,研究总结受到了高度评价。苏老,在三年困难时期采用鲜鱼蛋白加强小儿营养获得成功。近年来苏老虽已年近百岁,思路仍非常清晰,对社会营养热点问题予以极大关注,研究室在苏老指导下又完成了中福会托儿所连续28天膳食质量调查与营养评价,5所小学午餐质量调查等课题,并开发出新一代补钙产品。

  苏老也是一名循循善诱的好教师。早在湖南湘雅医学院期间就培养出2名儿科种子,现皆为教授。50年代为上海儿科界培养了60名儿科医师。她在上海同德医院兼职任教13年,带教了几千名学员。为了充实与扩大营养研究队伍,1981年她收了一名研究生,1987年又招收了一名研究生,其时苏老年已望九,但她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兢兢业业出色完成导师工作,纵观古今中外医学史,也可算是旷古未有的一件盛事。苏老历年来主编了10册有关儿科和儿童营养的书籍,其中《实用儿童营养学》于1964年脱稿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儿童营养专著,1984年大幅度修订,198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计80余万字,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为了普及妇幼营养知识,又撰写几种科普读物如《妇幼营养》,《独生子女营养指导》等,此外,苏老还撰写了40余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国内外国家级杂志上。

  苏老不仅是中外闻名的儿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她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长,副会长,中华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生化学会副理事长,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第三、四届上海市妇联执委,上海市第一至八届人民代表,苏老还是美国国际营养学报编委。党和政府对她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授予10多种荣誉,其中有上海市卫生局“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福会妇幼工作首届樟树奖,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记大功一次,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等。

  今天我们为苏老庆祝百岁华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一贯推崇并始终身体力行的“一心为病人着想,一心为病人服务的敬业精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在医疗实践中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为人谦虚正直、乐于助人的高尚风格。苏老是我国医学界的珍宝,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共同财富,让我们共同为继承与发扬苏老精神而不懈地学习与工作。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苏老福寿象《诗经》中“九如”一样,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在协和当了2年住院医生。从年1931年算起,苏老在儿科领域里已辛勤耕耘了六十六个年头。

  苏老在半个多世纪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功绩卓著,成绩斐然。1934年为了事业苏老毅然离开慈母单身前往湖南长沙创建儿科专业。这一年长沙发生流脑,苏老采用马血清治疗,一人负责两个病区—,并担任日常教学与医疗任务,她废寝忘食,日夜苦战,终于扑灭疫情。1937年苏老本拟去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进修,正适日寇侵华,苏老放弃出国机会,留沪与高文寿医师一起主持难童医院工作。由于难民收容所内营养供应不足,难童中发生脚气病、角膜软化症者甚多,苏老捐助维生素B1针剂,又捐赠200块银元购得黄豆电动磨,每日供应豆浆,难民营养得到补充,三年艰苦工作,救治无数病童。1940年难童返回家园,当时富文寿院长邀请上海知名人士组织董事会,将难童医院改名上海儿童医院,苏老担任医务主任,这是全国第一所儿童医院。1948至1949年苏老赴美国纽约卅立大学进修儿科。在数十年的医疗生涯中,苏老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尤其在治疗儿童中毒性痢疾、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儿童血吸虫病及麻疹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她不仅对病儿有一颗真纯的爱心,而且善于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对疾病深入研究,又注意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严格制定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医院的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她所撰写的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在当时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苏老也是一名儿童营养学家。早在1933年就撰写了4万余字的《儿童营养》,因广受社会欢迎竟三版其书。苏老一贯注重儿童保健与营养。1978年10月在苏老倡导下,经市卫生局批准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所儿童营养研究室,她从一盏酒精灯一个实验桌起家,艰苦创业使研究室初具规模。1981年苏老已是83岁高龄,她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协作,对上海市城乡3855名母子做了配对调查,既得出了母乳喂养率,又分析了城市母乳喂养率低的原因。次年10月由WHO资助召开“中国母乳喂养讨论会”,1983年受卫生部委托,召开全国“母乳喂养监测学习班”,为全国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又完成了9万多母子配对调查,研究总结受到了高度评价。苏老,在三年困难时期采用鲜鱼蛋白加强小儿营养获得成功。近年来苏老虽已年近百岁,思路仍非常清晰,对社会营养热点问题予以极大关注,研究室在苏老指导下又完成了中福会托儿所连续28天膳食质量调查与营养评价,5所小学午餐质量调查等课题,并开发出新一代补钙产品。

  苏老也是一名循循善诱的好教师。早在湖南湘雅医学院期间就培养出2名儿科种子,现皆为教授。50年代为上海儿科界培养了60名儿科医师。她在上海同德医院兼职任教13年,带教了几千名学员。为了充实与扩大营养研究队伍,1981年她收了一名研究生,1987年又招收了一名研究生,其时苏老年已望九,但她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兢兢业业出色完成导师工作,纵观古今中外医学史,也可算是旷古未有的一件盛事。苏老历年来主编了10册有关儿科和儿童营养的书籍,其中《实用儿童营养学》于1964年脱稿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儿童营养专著,1984年大幅度修订,198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计80余万字,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为了普及妇幼营养知识,又撰写几种科普读物如《妇幼营养》,《独生子女营养指导》等,此外,苏老还撰写了40余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国内外国家级杂志上。

  苏老不仅是中外闻名的儿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她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长,副会长,中华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生化学会副理事长,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第三、四届上海市妇联执委,上海市第一至八届人民代表,苏老还是美国国际营养学报编委。党和政府对她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授予10多种荣誉,其中有上海市卫生局“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福会妇幼工作首届樟树奖,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记大功一次,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等。

  今天我们为苏老庆祝百岁华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一贯推崇并始终身体力行的“一心为病人着想,一心为病人服务的敬业精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在医疗实践中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为人谦虚正直、乐于助人的高尚风格。苏老是我国医学界的珍宝,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共同财富,让我们共同为继承与发扬苏老精神而不懈地学习与工作。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苏老福寿象《诗经》中“九如”一样,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苏老在半个多世纪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功绩卓著,成绩斐然。1934年为了事业苏老毅然离开慈母单身前往湖南长沙创建儿科专业。这一年长沙发生流脑,苏老采用马血清治疗,一人负责两个病区—,并担任日常教学与医疗任务,她废寝忘食,日夜苦战,终于扑灭疫情。1937年苏老本拟去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进修,正适日寇侵华,苏老放弃出国机会,留沪与高文寿医师一起主持难童医院工作。由于难民收容所内营养供应不足,难童中发生脚气病、角膜软化症者甚多,苏老捐助维生素B1针剂,又捐赠200块银元购得黄豆电动磨,每日供应豆浆,难民营养得到补充,三年艰苦工作,救治无数病童。1940年难童返回家园,当时富文寿院长邀请上海知名人士组织董事会,将难童医院改名上海儿童医院,苏老担任医务主任,这是全国第一所儿童医院。1948至1949年苏老赴美国纽约卅立大学进修儿科。在数十年的医疗生涯中,苏老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尤其在治疗儿童中毒性痢疾、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儿童血吸虫病及麻疹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她不仅对病儿有一颗真纯的爱心,而且善于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对疾病深入研究,又注意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严格制定及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使医院的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她所撰写的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在当时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

  苏老也是一名儿童营养学家。早在1933年就撰写了4万余字的《儿童营养》,因广受社会欢迎竟三版其书。苏老一贯注重儿童保健与营养。1978年10月在苏老倡导下,经市卫生局批准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所儿童营养研究室,她从一盏酒精灯一个实验桌起家,艰苦创业使研究室初具规模。1981年苏老已是83岁高龄,她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协作,对上海市城乡3855名母子做了配对调查,既得出了母乳喂养率,又分析了城市母乳喂养率低的原因。次年10月由WHO资助召开“中国母乳喂养讨论会”,1983年受卫生部委托,召开全国“母乳喂养监测学习班”,为全国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又完成了9万多母子配对调查,研究总结受到了高度评价。苏老,在三年困难时期采用鲜鱼蛋白加强小儿营养获得成功。近年来苏老虽已年近百岁,思路仍非常清晰,对社会营养热点问题予以极大关注,研究室在苏老指导下又完成了中福会托儿所连续28天膳食质量调查与营养评价,5所小学午餐质量调查等课题,并开发出新一代补钙产品。

  苏老也是一名循循善诱的好教师。早在湖南湘雅医学院期间就培养出2名儿科种子,现皆为教授。50年代为上海儿科界培养了60名儿科医师。她在上海同德医院兼职任教13年,带教了几千名学员。为了充实与扩大营养研究队伍,1981年她收了一名研究生,1987年又招收了一名研究生,其时苏老年已望九,但她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兢兢业业出色完成导师工作,纵观古今中外医学史,也可算是旷古未有的一件盛事。苏老历年来主编了10册有关儿科和儿童营养的书籍,其中《实用儿童营养学》于1964年脱稿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儿童营养专著,1984年大幅度修订,198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计80余万字,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为了普及妇幼营养知识,又撰写几种科普读物如《妇幼营养》,《独生子女营养指导》等,此外,苏老还撰写了40余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国内外国家级杂志上。

  苏老不仅是中外闻名的儿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她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长,副会长,中华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生化学会副理事长,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第三、四届上海市妇联执委,上海市第一至八届人民代表,苏老还是美国国际营养学报编委。党和政府对她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授予10多种荣誉,其中有上海市卫生局“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福会妇幼工作首届樟树奖,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记大功一次,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等。

  今天我们为苏老庆祝百岁华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一贯推崇并始终身体力行的“一心为病人着想,一心为病人服务的敬业精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在医疗实践中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为人谦虚正直、乐于助人的高尚风格。苏老是我国医学界的珍宝,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共同财富,让我们共同为继承与发扬苏老精神而不懈地学习与工作。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苏老福寿象《诗经》中“九如”一样,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苏老也是一名儿童营养学家。早在1933年就撰写了4万余字的《儿童营养》,因广受社会欢迎竟三版其书。苏老一贯注重儿童保健与营养。1978年10月在苏老倡导下,经市卫生局批准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所儿童营养研究室,她从一盏酒精灯一个实验桌起家,艰苦创业使研究室初具规模。1981年苏老已是83岁高龄,她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协作,对上海市城乡3855名母子做了配对调查,既得出了母乳喂养率,又分析了城市母乳喂养率低的原因。次年10月由WHO资助召开“中国母乳喂养讨论会”,1983年受卫生部委托,召开全国“母乳喂养监测学习班”,为全国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又完成了9万多母子配对调查,研究总结受到了高度评价。苏老,在三年困难时期采用鲜鱼蛋白加强小儿营养获得成功。近年来苏老虽已年近百岁,思路仍非常清晰,对社会营养热点问题予以极大关注,研究室在苏老指导下又完成了中福会托儿所连续28天膳食质量调查与营养评价,5所小学午餐质量调查等课题,并开发出新一代补钙产品。

  苏老也是一名循循善诱的好教师。早在湖南湘雅医学院期间就培养出2名儿科种子,现皆为教授。50年代为上海儿科界培养了60名儿科医师。她在上海同德医院兼职任教13年,带教了几千名学员。为了充实与扩大营养研究队伍,1981年她收了一名研究生,1987年又招收了一名研究生,其时苏老年已望九,但她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兢兢业业出色完成导师工作,纵观古今中外医学史,也可算是旷古未有的一件盛事。苏老历年来主编了10册有关儿科和儿童营养的书籍,其中《实用儿童营养学》于1964年脱稿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儿童营养专著,1984年大幅度修订,198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计80余万字,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为了普及妇幼营养知识,又撰写几种科普读物如《妇幼营养》,《独生子女营养指导》等,此外,苏老还撰写了40余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国内外国家级杂志上。

  苏老不仅是中外闻名的儿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她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长,副会长,中华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生化学会副理事长,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第三、四届上海市妇联执委,上海市第一至八届人民代表,苏老还是美国国际营养学报编委。党和政府对她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授予10多种荣誉,其中有上海市卫生局“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福会妇幼工作首届樟树奖,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记大功一次,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等。

  今天我们为苏老庆祝百岁华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一贯推崇并始终身体力行的“一心为病人着想,一心为病人服务的敬业精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在医疗实践中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为人谦虚正直、乐于助人的高尚风格。苏老是我国医学界的珍宝,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共同财富,让我们共同为继承与发扬苏老精神而不懈地学习与工作。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苏老福寿象《诗经》中“九如”一样,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苏老也是一名循循善诱的好教师。早在湖南湘雅医学院期间就培养出2名儿科种子,现皆为教授。50年代为上海儿科界培养了60名儿科医师。她在上海同德医院兼职任教13年,带教了几千名学员。为了充实与扩大营养研究队伍,1981年她收了一名研究生,1987年又招收了一名研究生,其时苏老年已望九,但她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兢兢业业出色完成导师工作,纵观古今中外医学史,也可算是旷古未有的一件盛事。苏老历年来主编了10册有关儿科和儿童营养的书籍,其中《实用儿童营养学》于1964年脱稿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儿童营养专著,1984年大幅度修订,198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计80余万字,是该领域的权威著作。为了普及妇幼营养知识,又撰写几种科普读物如《妇幼营养》,《独生子女营养指导》等,此外,苏老还撰写了40余篇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国内外国家级杂志上。

  苏老不仅是中外闻名的儿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她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长,副会长,中华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生化学会副理事长,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第三、四届上海市妇联执委,上海市第一至八届人民代表,苏老还是美国国际营养学报编委。党和政府对她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授予10多种荣誉,其中有上海市卫生局“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福会妇幼工作首届樟树奖,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记大功一次,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等。

  今天我们为苏老庆祝百岁华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一贯推崇并始终身体力行的“一心为病人着想,一心为病人服务的敬业精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在医疗实践中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为人谦虚正直、乐于助人的高尚风格。苏老是我国医学界的珍宝,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共同财富,让我们共同为继承与发扬苏老精神而不懈地学习与工作。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苏老福寿象《诗经》中“九如”一样,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苏老不仅是中外闻名的儿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热心的社会活动家。她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会长,副会长,中华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生化学会副理事长,第三届全国妇联执委,第三、四届上海市妇联执委,上海市第一至八届人民代表,苏老还是美国国际营养学报编委。党和政府对她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授予10多种荣誉,其中有上海市卫生局“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中福会妇幼工作首届樟树奖,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记大功一次,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等。

  今天我们为苏老庆祝百岁华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一贯推崇并始终身体力行的“一心为病人着想,一心为病人服务的敬业精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在医疗实践中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为人谦虚正直、乐于助人的高尚风格。苏老是我国医学界的珍宝,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共同财富,让我们共同为继承与发扬苏老精神而不懈地学习与工作。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苏老福寿象《诗经》中“九如”一样,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今天我们为苏老庆祝百岁华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一贯推崇并始终身体力行的“一心为病人着想,一心为病人服务的敬业精神,是要发扬光大苏老在医疗实践中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是要发扬光大苏老为人谦虚正直、乐于助人的高尚风格。苏老是我国医学界的珍宝,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共同财富,让我们共同为继承与发扬苏老精神而不懈地学习与工作。最后让我们衷心祝愿苏老福寿象《诗经》中“九如”一样,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上一篇:拳拳报国心--忆上海市胸科医院名誉院长顾恺时

下一篇:亲口尝一尝"梨子"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