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身建设 > 社史钩沉

开拓创新成功创办知识杨浦“九三论坛”

发布时间: 2011-06-27 作者: 蒋仲学

  党派的社会地位依赖自身的作为,而要有所作为,单靠勤恳是不够的,勤恳是一个起码的条件,而努力思考则是突破现状的动力。杨浦高校集聚,是知识的集聚地,由于条块分割的原因,高校的党派组织与地方党派处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关系。就在我们考虑如何利用高校的智力优势共同繁荣、建设杨浦,实现资源最佳配置之际,中共区委和区府作出的“两个依托”方略为我们九三学社杨浦区委和高校的联手平添了一条辅助线。在社市委、中共区委、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联合区域内高校举办颇具规模的大型的专家研讨会,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

  2002年1月10日,中共上海市委、市府作出了综合开发浦江两岸的决定,我社区委迅速及时扑捉了这一新亮点,在见报的当天,我们就向全体社员发出了“我为浦江开发献一计”的倡议信,1月底,社区委联手高校举办了“滨江开发与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特邀请工程院院士周翔和复旦、同济等高校的有关专家、教授就滨江段开发进行了座谈,这种跨系统的联手参政议政方式引起了中共区委领导的关注,时任区委书记的杜家毫同志指出:在规划尚未出台时,就是要倾听方方面面的意见与建议。区委领导的充分肯定,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参政议政的热情。同年7月,社区委再度联合政协科技委员会以“聚集智慧、聚焦杨浦”为主题邀请了杨槱、郭重庆两位院士和六位博士、教授围绕科技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展开研讨。

  2003年6月,社区委与社复旦大学委员会联手为大学城建设竞献智慧,举办“大学城建设和杨浦经济发展”的恳谈会。与会专家、院士围绕杨浦的经济发展和大学城建设,从环境保护、人文景观、交通旅游等角度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在此基础上,我们经过积极筹备,在2004年7月6日,与复旦、同济九三学社委员会联合打造了“知识杨浦”九三论坛。来自复旦、同济大学及有关方面的九三专家在会上共宣读了九篇论文,这些论文以建设知识创新区为主题,内容涉及教育、新闻、产学研一体化、民营企业发展等。

  2005年7月22日,社区委再度扩大规模在联合社复旦、同济九三学社委员会的基础上,联手财大、上理工等大学九三委员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九三论坛”。论坛上,各路专家以“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战略及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为主题,积极献言献策。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委员郭重庆院士于2004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亲临大会并做了精彩宣讲。为此,《杨浦论坛》、《杨浦时报》对论坛进行了报道并选登了数篇论文。为使广大社员能通过此次活动对“知识杨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所思考,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区委花费了一定的精力把在论坛上发表的论文汇编成《“知识杨浦”九三论坛论文集》(共两辑),发到了每位社员的手中。

  “九三论坛”以它独特的创新模式,对党派的参政议政活动作了深化和拓展,调动了高校在理论方面的资源优势,深化了区委在参政议政上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区域内的党派做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动,智慧互现。“九三论坛”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得到了社中央和社市委以及杨浦区委统战部的肯定。

  “九三论坛”的成功举办,是本届委员会一次大胆的创新和探索,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九三论坛”现已成为我社区委的特色品牌。

  

  2002年1月10日,中共上海市委、市府作出了综合开发浦江两岸的决定,我社区委迅速及时扑捉了这一新亮点,在见报的当天,我们就向全体社员发出了“我为浦江开发献一计”的倡议信,1月底,社区委联手高校举办了“滨江开发与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特邀请工程院院士周翔和复旦、同济等高校的有关专家、教授就滨江段开发进行了座谈,这种跨系统的联手参政议政方式引起了中共区委领导的关注,时任区委书记的杜家毫同志指出:在规划尚未出台时,就是要倾听方方面面的意见与建议。区委领导的充分肯定,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参政议政的热情。同年7月,社区委再度联合政协科技委员会以“聚集智慧、聚焦杨浦”为主题邀请了杨槱、郭重庆两位院士和六位博士、教授围绕科技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展开研讨。

  2003年6月,社区委与社复旦大学委员会联手为大学城建设竞献智慧,举办“大学城建设和杨浦经济发展”的恳谈会。与会专家、院士围绕杨浦的经济发展和大学城建设,从环境保护、人文景观、交通旅游等角度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在此基础上,我们经过积极筹备,在2004年7月6日,与复旦、同济九三学社委员会联合打造了“知识杨浦”九三论坛。来自复旦、同济大学及有关方面的九三专家在会上共宣读了九篇论文,这些论文以建设知识创新区为主题,内容涉及教育、新闻、产学研一体化、民营企业发展等。

  2005年7月22日,社区委再度扩大规模在联合社复旦、同济九三学社委员会的基础上,联手财大、上理工等大学九三委员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九三论坛”。论坛上,各路专家以“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战略及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为主题,积极献言献策。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委员郭重庆院士于2004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亲临大会并做了精彩宣讲。为此,《杨浦论坛》、《杨浦时报》对论坛进行了报道并选登了数篇论文。为使广大社员能通过此次活动对“知识杨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所思考,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区委花费了一定的精力把在论坛上发表的论文汇编成《“知识杨浦”九三论坛论文集》(共两辑),发到了每位社员的手中。

  “九三论坛”以它独特的创新模式,对党派的参政议政活动作了深化和拓展,调动了高校在理论方面的资源优势,深化了区委在参政议政上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区域内的党派做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动,智慧互现。“九三论坛”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得到了社中央和社市委以及杨浦区委统战部的肯定。

  “九三论坛”的成功举办,是本届委员会一次大胆的创新和探索,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九三论坛”现已成为我社区委的特色品牌。

  

  2003年6月,社区委与社复旦大学委员会联手为大学城建设竞献智慧,举办“大学城建设和杨浦经济发展”的恳谈会。与会专家、院士围绕杨浦的经济发展和大学城建设,从环境保护、人文景观、交通旅游等角度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在此基础上,我们经过积极筹备,在2004年7月6日,与复旦、同济九三学社委员会联合打造了“知识杨浦”九三论坛。来自复旦、同济大学及有关方面的九三专家在会上共宣读了九篇论文,这些论文以建设知识创新区为主题,内容涉及教育、新闻、产学研一体化、民营企业发展等。

  2005年7月22日,社区委再度扩大规模在联合社复旦、同济九三学社委员会的基础上,联手财大、上理工等大学九三委员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九三论坛”。论坛上,各路专家以“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战略及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为主题,积极献言献策。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委员郭重庆院士于2004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亲临大会并做了精彩宣讲。为此,《杨浦论坛》、《杨浦时报》对论坛进行了报道并选登了数篇论文。为使广大社员能通过此次活动对“知识杨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所思考,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区委花费了一定的精力把在论坛上发表的论文汇编成《“知识杨浦”九三论坛论文集》(共两辑),发到了每位社员的手中。

  “九三论坛”以它独特的创新模式,对党派的参政议政活动作了深化和拓展,调动了高校在理论方面的资源优势,深化了区委在参政议政上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区域内的党派做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动,智慧互现。“九三论坛”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得到了社中央和社市委以及杨浦区委统战部的肯定。

  “九三论坛”的成功举办,是本届委员会一次大胆的创新和探索,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九三论坛”现已成为我社区委的特色品牌。

  

  在此基础上,我们经过积极筹备,在2004年7月6日,与复旦、同济九三学社委员会联合打造了“知识杨浦”九三论坛。来自复旦、同济大学及有关方面的九三专家在会上共宣读了九篇论文,这些论文以建设知识创新区为主题,内容涉及教育、新闻、产学研一体化、民营企业发展等。

  2005年7月22日,社区委再度扩大规模在联合社复旦、同济九三学社委员会的基础上,联手财大、上理工等大学九三委员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九三论坛”。论坛上,各路专家以“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战略及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为主题,积极献言献策。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委员郭重庆院士于2004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亲临大会并做了精彩宣讲。为此,《杨浦论坛》、《杨浦时报》对论坛进行了报道并选登了数篇论文。为使广大社员能通过此次活动对“知识杨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所思考,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区委花费了一定的精力把在论坛上发表的论文汇编成《“知识杨浦”九三论坛论文集》(共两辑),发到了每位社员的手中。

  “九三论坛”以它独特的创新模式,对党派的参政议政活动作了深化和拓展,调动了高校在理论方面的资源优势,深化了区委在参政议政上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区域内的党派做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动,智慧互现。“九三论坛”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得到了社中央和社市委以及杨浦区委统战部的肯定。

  “九三论坛”的成功举办,是本届委员会一次大胆的创新和探索,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九三论坛”现已成为我社区委的特色品牌。

  

  2005年7月22日,社区委再度扩大规模在联合社复旦、同济九三学社委员会的基础上,联手财大、上理工等大学九三委员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九三论坛”。论坛上,各路专家以“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战略及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为主题,积极献言献策。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委员郭重庆院士于2004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亲临大会并做了精彩宣讲。为此,《杨浦论坛》、《杨浦时报》对论坛进行了报道并选登了数篇论文。为使广大社员能通过此次活动对“知识杨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所思考,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区委花费了一定的精力把在论坛上发表的论文汇编成《“知识杨浦”九三论坛论文集》(共两辑),发到了每位社员的手中。

  “九三论坛”以它独特的创新模式,对党派的参政议政活动作了深化和拓展,调动了高校在理论方面的资源优势,深化了区委在参政议政上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区域内的党派做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动,智慧互现。“九三论坛”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得到了社中央和社市委以及杨浦区委统战部的肯定。

  “九三论坛”的成功举办,是本届委员会一次大胆的创新和探索,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九三论坛”现已成为我社区委的特色品牌。

  

  “九三论坛”以它独特的创新模式,对党派的参政议政活动作了深化和拓展,调动了高校在理论方面的资源优势,深化了区委在参政议政上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区域内的党派做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动,智慧互现。“九三论坛”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得到了社中央和社市委以及杨浦区委统战部的肯定。

  “九三论坛”的成功举办,是本届委员会一次大胆的创新和探索,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九三论坛”现已成为我社区委的特色品牌。

  

  “九三论坛”的成功举办,是本届委员会一次大胆的创新和探索,经过全体成员的努力,“九三论坛”现已成为我社区委的特色品牌。

  

  

上一篇:免收过江费提案的形成

下一篇: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帮扶黔南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