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常人一旦突然失明,彩色世界变成黑色的,肯定会消极、沮丧。杨佳却不同,她29岁因故失明,接二连三的是各种各样的困难,看不到路、看不到人,接下来的生活步履维艰,但她并没有消极、沮丧,而是下定决心要身残志更坚。
她学盲文、学外语、学走路、甚至还要学着单独出国上学。她要学着用听声音的方法来区别所有人、尤其是当她做教授的时候,更要记住那么多学生分别是谁、在奥运会、残奥会、甚至在联合国工作期间还要不断学习、还要区分是非、要为国争取权力等等,她能做出成绩就是由于她对祖国的一片忠心。
经过8年时间,杨佳就靠着自已的实力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成为该院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这对一位健全的年青人来说都是十分不容易的事,可她做到了。
学成后杨佳想的就是要把学习成果带回国来,在国内率先开设《经济全球化》和《沟通艺术》课程,将哈佛顶尖课程本土化。
在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杨佳担任了志愿者培训工作,创建志愿者对外交流“NP3S”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杨佳在大学生就业、在节能减排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建议、还用英语向外国人宣传中国。
她连续两年被选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她还为我们国家在联合国争取各种权利,因在促进和保护残疾人人权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杰出贡献,她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授予“校友成就奖”。
杨佳虽然失明了,但她的行为却使更多失明者甚至非失明者都能生活得更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