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九三学社上海健康医学院支社主委、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眼科主任马晓昀带队赴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为当地群众做眼科慈善手术,并与当地学校联合建立眼健康教育基地。
.jpg)
慈善防盲手术为贡山少数民族群众送去光明
2月27日7点,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还沉浸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此时,来自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眼科的马晓昀团队已经在作准备,即将开始第一天的白内障复明手术。
距离贡山县人民医院约100米的地方有个小旅社,腊咱村余独组傈僳族的李仕英奶奶在儿媳的搀扶下从旅社向医院走去。李奶奶的眼睛十年前开始出现问题,现已几近失明,但老人家十分乐观,她说:“我有养老金,这几年家里种草果也能卖钱,昨天上海来的医生给我做了检查,说是今天做好手术就可以看见了。”昨天马晓昀带领团队初筛了38名患者,确定可以做手术的有32名。李奶奶选择在医院附近住下来,还有6名家住深山的患者被医院安排住院。
.jpg)
7点半,手术室门口整齐地坐着第一批接受手术的患者。排在第一名的是丰秀华,他女婿在三天前就把老人家从山上接下来,女婿说:“阿爸住的村子通了公路,条件不错,就是去医院不方便,县医院去年才有第一个眼科医生,到最近的六库县做手术走高速都要4个小时。”
县医院条件简陋,手术床、手术椅无法调节高度,马晓昀弯腰弓背完成了一天的手术。此外,患者都是老年人,最高年龄88岁,他们大多不懂普通话,且患白内障时间比较长,因此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
.jpg)
经过一天半的手术,最后一名患者被推出手术室,本次“辅善光明行”慈善手术全部结束,32名云南省怒江州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老人告别了白内障,还有两名老人接受了倒睫矫正手术。
.jpg)
“眼健康教育基地”将浦东经验带到贡山校园
2月29日上午,第七个“周浦医院眼健康教育基地”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茨开镇中心学校揭牌,从此开始了贡山县小学校园近视预防教育的第一课,也意味着这所百年完小有了“上海眼保健医生”。
“我哥哥阿牛读高三了,他戴上了眼镜,我不想戴眼镜。”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普米族男孩和锦书说。校长熊胜华谈到:“我们学校的‘小眼镜’不算多,但是近视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而且目前学校没有保健医生,现在有了上海医生的专业指导,真是太好了。”
茨开镇中心学校建于1910年,是贡山县唯一的一所城乡结合半寄宿制完全小学,设有一到六个年级,现有在校学生1200多人,其中650多人寄宿。100多个老师既要管教学又要当家长,孩子们的近视预防也不能忽视。贡山县人民医院唯一的眼科医生和秋玲说:“在我们对居民做眼健康筛查时,发现学生的近视率也在上升。”
.jpg)
“周浦医院眼健康教育基地”由上海健康医学院眼健康(眼视光)中心和“马晓昀志愿服务工作室”管理,有固定志愿者41人,其中博士14人、硕士7人,高级职称16人。此前已经在傅雷图书馆、周浦小学、东南幼儿园等6家机构先后挂牌。基地挂牌时,孩子们收到了来自周浦镇文明办赠送的一批《傅雷家书》《傅雷译著全集》,马晓昀团队原创的眼健康科普视频、动画片,以及健康医学院支社的社员代表赠送的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