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第59次会议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来自上海十余所大学的九三学社社员围绕“产教融合,探索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进行了研讨。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社市委主委赵雯出席并讲话,中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到会祝贺。
赵雯在讲话中指出,产教融合,是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发展技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重要途经,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内外有很多成功的实践经验,被誉为中国职业教育标杆和劳动模范培养摇篮的第二工业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赵雯说,当前上海高教领域,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机制尚未确立,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高教领域和社会一样,不同程度的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虚拟、轻实业,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产教融合发展、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制约因素,亟待改变。今天以“产教融合,探索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论坛主题,更要面对现实、立足未来,借鉴历史、学习先进,破难题补短板,为加快产教融合出谋划策。
会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郭扬应邀作了题为《关于“产教融合”的一些理论思考》的主旨报告,他认为“产教融合”不同于过去的“产教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现代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维修科高级经理徐小平在会上作了《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主旨报告,他从企业角度就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校企合作的重心和未来发展方向等谈了对“产教融合”的看法和建议。
会上,十余位来自高校的社员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探讨,既有对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宏观思考,也有对产教融合助力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研讨,既有对社会化资源介入学校教育的实践探索,也有对中外产教融合不同做法的比较和思考。
中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统战处处长金勤明到会祝贺。他说,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十分重要和必要,希望九三学社社员围绕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多提建议,同时更要参与到产教融合的实践中去,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实。
社市委副主委、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朱自强作总结发言。他说,此次论坛,各位发言者结合教学实践和思考,从不同学科、不同高校和岗位角度,共同聚焦了“产教融合”这一话题,直抒己见,互为启迪,为社市委参政议政提供了一手材料和内容。希望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立足教育发展需要,努力整合社内资源,促进横向合作,积极议政,扎实履职,再上新台阶!
会议由社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委员会主委鲍俊主持。
会上还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下一次论坛的主办方社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主委张悦从朱自强手中接过了旗帜。
中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邹龙飞,九三学社市委副主委吴健生,秘书长朱红,社市委教育专门委员会主任、社华师大委员会主委李道季,社市委教育专门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校长徐玉芳,社市委教育专门委员会委员、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桑标,中共浦东新区统战部党派处处长何樱,九三学社上海高校论坛各成员单位统战部门领导、社员代表近百人参加会议。
会前,赵雯会见了宋宝儒和中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徐玉芳、吴健生、朱红等陪同。(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