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上午,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体会议,13位常委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大会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主持会议。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发言建议,夯实基础研究,加强创新应用,以科技创新引领流程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以科技创新引领流程制造业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钱锋代表九三学社中央的发言
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医药等流程制造业在国计民生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中流程制造业占53.51%。流程制造业提供的合金钢、碳纤维材料、储能材料、生物试剂、电子化学品、高纯气体等高端产品有力支撑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流程制造,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我国在“数字中国”和“双碳”目标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
当前,我国流程制造业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材料自给率不足,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大型工业软件90%以上依赖进口,工业软件研发与工业制造企业协同机制不健全,不利于通过数据和工艺赋能迭代算法与软件。工业软件基础研究不足,基础物性数据库不完备,使得工艺模拟不精确、优化调控不精准、计划决策不精细。粗放的重型化产业结构、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流程制造业成为碳排放重要来源,亟需以智能化推进绿色流程制造。我国流程制造业产生的巨量数据分散在各个企业,难以充分利用规模效应积累行业知识和经验。科技创新平台对民企开放度不够,部分平台配置的设备与企业需求存在错位。
为此,建议:
一、夯实基础研究,推动流程制造高水平创新、高端化发展。计算化学是近年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颠覆性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建议做优做强计算化学研发平台,实现流程制造创新由“试错法”向“理论预测、实验验证”模式转变,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整合现有各类材料基因数据库,汇聚各方材料研发、小试、中试等数据,加快打造“国家材料基因工程数据共享与服务平台”,以海量数据要素为高端材料创新打下坚实基础。设立“材料物质物性与功能研究科学计划”,整合全国力量,创新高端、高值材料制造方法和技术。
二、加强创新应用,以工业软件赋能流程制造智能化发展。发挥国家创新平台作用,聚焦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及其工业软件创新,以市场化应用需求为驱动,开展数字孪生、智能控制、优化决策、安环管控等领域关键技术及其“卡脖子”工业软件攻关和应用。设立“工业软件专项工程”,打通工业软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应用验证和迭代升级的完整链条。流程制造企业与数字化服务商合作建立“数据+平台+应用”的架构体系,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工业软件赋能,形成制造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精准调控与监控溯源。在打造数字孪生工厂的基础上,实现工艺数据集成管理、可视化和智能化分析。
三、强化科技创新,促进流程制造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研究碳排放演化过程和动态控制机制,基于智能感知技术和区块链平台构建全国碳排放监控网络。制定数字技术赋能低碳转型规划,明确重点领域数字技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措施与路径。支持大型园区建立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推动动态仿真和优化调控类工业软件试验场等集中管理。推进流程制造企业向高校、科研机构开放应用场景,打造绿色低碳创新共同体。
四、完善政策支持,推进流程制造产业链持续创新升级。对于依托计算化学平台开展产品研发创新和使用国产流程制造工业软件的相关企业,以及将非财政资金支持的新材料、生物医药研发数据汇集至平台的企业,政府给予一定鼓励政策。除涉及保密项目外的各类创新资源和政府国产化采购项目,均应向包括民企在内的各类企业平等开放。提升创新要素与企业创新需求的融合度,将平台开放情况和服务效能纳入考核。与“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共建互惠互利合作机制,推动我国流程制造及工业软件企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