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内要闻 > 要闻动态

谭其骧:倾注三十余年心血,他主编了《中国历史地图集》 | 聆听“贤”声 逐梦科学⑱

发布时间: 2023-10-27

为深入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结合全市统战系统“机关建设年”,九三学社上海市委“聆听‘贤’声 逐梦科学”音频作品(第一季)以社市委机关工作人员与社员手拉手的形式全面启动!

音频作品以《九三学社上海先贤》(第一辑)中收录的25位“九三先贤”的传略故事为基础,通过讲述前辈们的人生故事,带领更多社员了解和学习他们爱国为民的奉献精神、追求民主的道义担当、勇攀高峰的科学态度,在新征程上展现更多新作为。

今天,由九三学社上海中远海运委员会谭文尉和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宣传部赵铭为我们讲述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以文科教授身份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九三学社社员——谭其骧的故事。

先贤故事

倾注三十余年心血,他主编了《中国历史地图集》

谭其骧倾注三十余年心血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迄今最权威的中国历史政区地图集,被誉为新中国社会科学最重大的两项成果之一。复旦大学曾将该套图集送给来访的美国总统里根。

在主编这部鸿篇巨制的过程中,谭其骧对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疆域做了科学的界定。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将沿革地理发展为历史地理学,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对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有独特见解,如对历史上黄河河道的变迁及多灾的原因、历史时期洞庭湖和鄱阳湖的变化、海河水系的形成和演变、上海地区成陆的过程等都有深入研究。他发掘和整理古代地理遗产,纠正了前人的错误,阐述了古代著作的科学价值。

谭其骧之所以能在学术上有这么大的成就,据他自己总结,至少有下面几条经验可供年轻学者参考:一是“一旦认定了一个方向之后,就该锲而不舍,终身以之,切不可见异思迁,看到哪一门走运了,行时了,又去改行搞那一行”。二是要“勇于独立思考”“不迷信”。“前人说的,权威定的,当然应该充分重视,但并非都是对的,更不是不能更动的。只有不迷信,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三是师生合作,集体研究,培育英才。这方面他举了20世纪30年代与顾颉刚合作创立禹贡学会和创办《禹贡》半月刊的例子,也举了50年代以来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的例子。四是要“肯下功夫”,练好基本功。

1988年12月,《中国历史地图集》公开本八册全部出齐。1989年3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庆祝大会。谭其骧在会上说:“《中国历史地图集》所要描述的疆域之辽阔、年代之悠久是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历史地图所无法比拟的,但编绘的物质条件又相当简陋,远远不及发达国家的水平。全体编绘人员为了国家利益,为了学术研究,为了共同的事业,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连续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里,大多数编绘人员放弃了节假日和业余时间,放弃了个人研究和兴趣爱好,根本没有想到会有署名和领取稿酬的可能,没有工资之外的任何津贴……今天,参加过编绘的人员大多已年过五十,他们为《中国历史地图集》奉献了一生最宝贵的时光,尽管他们所获得的荣誉和报酬同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很不相称的,但他们都以能参加这项工作而感到自豪。《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虽然已成为过去,但这种奉献精神是永存的。即使将来我国的物质条件大大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待遇大大改善了,这种奉献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发扬的。”谭其骧没有提到自己,但在场的人都知道,他为图集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谭其骧一生胸怀祖国山川,勤勉治学、潜心育人,锲而不舍、终身以之;他终生践行“爱国、民主、科学”宗旨,追求进步,积极履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每一位九三学社社员的榜样。

上一篇:祝贺!刘默芳、雷群英两位上海社员入选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员”

下一篇:九三学社贵州省委来沪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