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娣芳。 受访者供图
康复医学是指通过医学或医疗的手段来解决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降低临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在医疗体系中拥有重要的价值。
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张娣芳提交了一份《关于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疗服务工作的提案》。其中指出,要在短时间内解决康复医学人员短缺问题,需要给予专项政策支撑。为此,她建议开展基层康复医学人才专项建设,参考临床医师全科医学转岗培训加注的形式,试点开展全科医师短期培训加注康复专业类别(仅在基层执业)的政策措施,培养一批留得住、适宜的社区康复医师。
在基层医疗机构康复供给不足的问题上,张娣芳委员提出,一是各省市应加快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标准化机构建设,补足康复医疗场地面积、设施设备、床位不足等短板;从国家卫生健康委或专业机构、专业学会协会等层面出台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设置标准和诊疗服务规范,提供技术指导;同时,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的康复服务内容,医保部门也应制定合理的价格和支付政策,促进社区康复发展。
二是构建合理的康复医学分级诊疗体系。加快推动中国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形成三级综合医院康复科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康复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康复科承担亚急性期康复,康复医学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负责恢复期康复等不同层级功能。解决医疗机构间协作程度低、社区首诊难、双向转诊不顺畅,信息未完全共享的问题,建立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定位明确、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