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走基层”走访调研暨自身建设品牌创建座谈交流会在浦东拉开序幕。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钱锋出席首场活动并讲话。全国政协委员、社市委副主委、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娣芳,社市委秘书长朱红出席,社市委常委、社浦东新区委员会主委、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何大军主持。
钱锋表示,开展“主委走基层”走访调研工作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九三学社推进自身建设五年规划(2023-2027年)》的重要举措,也是去年主题教育“领学领讲”活动成效的推广,今后社市委将把“主委走基层”活动持续做成社市委自身建设的品牌项目,做到班子成员“全参与”,区委、直属基层组织“全覆盖”,通过调研、交流座谈和指导、整合资源,进一步察实情、找问题、想办法,形成推动社组织自身建设的合力,打造“一组织一品牌”的工作格局。
会上,钱锋认真聆听了各社组织在自身建设方面的特色亮点、品牌创建举措和先进经验,他表示,新时代新征程面临新形势新变化,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在当下科技创新关键期,更要发挥好九三学社科技界别优势,自觉投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使命中,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
钱锋指出,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是参政党实现使命担当的坚实基础,是社组织不断壮大发展、充满生机活力、保持团结进步的动力所在。我们要以中国共产党为师,充分汲取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其次要加强工作研究,注重凝练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举措。社市委和社各级组织在思想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履职能力建设、组织建设等各方面都形成了很多特色亮点工作,我们要认真总结提炼,形成优秀案例、打造工作品牌,社市委要加强宣传推广,助推各级社组织借鉴学习。第三要坚持守正创新,切实推进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要高站位引领,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把牢政治方向;持续巩固历次主题教育成果,筑牢思想根基;充分发挥社史育人作用,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二是要高水平履职,进一步彰显科技界别特色。加强组织领导,打造参政议政浓厚氛围;强化协同联动,凝聚参政议政工作合力;聚焦优势领域,提升参政议政工作质量,切实做到以党派自身所长服务中心大局所需。三是要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根基。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在组织发展上下功夫,在队伍建设上谋长远,在组织活力上求实效,让基层组织“细胞”活跃起来,以点带面,充分整合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亮点。
会上,钱锋还就社员们提出的“如何发挥九三学社人才优势作用”“如何更好激励青年社员议政履职”“如何更好提升组织凝聚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入社”“如何让社组织活起来、动起来”“如何更好搭建起跨党派、跨组织、跨领域交流平台,推动自身建设更好发展”等问题,作了现场回答。
九三学社浦东新区委员会、崇明区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委员会、复旦大学邯郸分委员会、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委员会、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等社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社员代表、社市委机关各部门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
“一组织一品牌”
社浦东新区委员会
何大军 社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委员会主委
“九三·同心科学社”是社浦东区委打造发挥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的系列品牌。在香山中学筹划并建立了首个校园“浦东九三科普基地”;搭建了校外科技企业、创新场所学习交流平台;依托“浦东九三”微信公众号平台,社浦东区委青委会创立了“九三·同心科学社”系列之“大家说”线上云讲坛,邀请社内、外专家,以开放的形式开展科普活动,持续做实做深同心科学社品牌。
社崇明区委员会
施菊萍 社市委常委、崇明区委员会主委
自2016年3月起,社崇明区委将社会服务工作下沉至社区,与崇明区城桥镇西门南村居委会结对,成立“志愿服务站”,组建志愿服务团队;2021年,为积极响应中共崇明区委、区委统战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在上海假日岛农庄成立“九三学社崇明区委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暨‘社员之家’”,创新农旅融合发展,开展文化展示、合作交流、惠民服务助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社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委员会
于广辉 社市委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委员会副主委
坚持发挥科技所长,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组织社内外专家赴嘉定区、南通等地开展产学研交流活动,并与九三学社南通市委员会签订“九通科创合作”共建协议,持续加强长三角科技合作交流;发挥院士和资深社员的指导和咨询作用,成立战略咨询委员会;依托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社史教育,学习、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
社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委员会
钱菊英 社市委常委、复旦大学委员会主委、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委员会主委
充分发挥九三学社全国教育基地的引导作用,组建志愿者队伍,接待社内外、沪内外参观者近700人次,成为社员学习社史、传承传统、凝聚共识的精神家园;从2012年开始已连续10年在皖南山区开展义诊活动,不仅将优质医疗服务送给黄山百姓,还培养了一批当地医疗人才,与当地统战部门签订医疗服务协议,合作建设九三学社上医妇产科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是乳腺专家吴克瑾教授。
社复旦大学邯郸分委员会
刘军梅 复旦大学委员会委员
重视组织发展工作,把好人才入口关。一是发挥各支社的积极性,让每位社员都成为组织工作的热心人;二是注意发展代表性人士;三是注意经常跟统战部沟通,听取统战部的建议,争取统战部的支持。重视参政议政工作,以论坛、沙龙、座谈、交流、培训等方式有效提高撰写社情民意积极性,提升议政履职水平。
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
李青峰 社市委常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主委
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完成多项社中央、社市委课题研究、提交一系列提案、报告。每年都有多篇社情民意被社中央、全国政协以及国务院采用。服务社会树品牌,持之以恒地通过医疗支边、义诊、科普活动等形式服务于社会,年均约40人次;积极参与社市委组织的“名医下企业”活动;社员们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医疗科普活动,通过好大夫、微信、抖音等在线平台开展医疗科普咨询直播。
社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委员会
曾凡一 社市委常委、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委员会主委
委员会班子成员组织学习例会,各支社组织学习座谈交流会,由上而下,从点到面,强化社员政治理论水平,坚定政治站位;强化履职意识,在参政议政质量方面下功夫,班子成员带头撰写社情民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强化社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医学科普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医学科普活动的广度、深度、精确度,义诊活动数量和范围逐年扩大,部分科普活动已形成品牌项目。
社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
张悦 社市委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主委
委员会注重制度建设,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新社员发展、先进个人推选等重大事项均经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重视社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已刊印《纪念九三学社上海中医药大学基层组织成立六十四周年(1958-2021)》;建立主委和入社申请人谈话机制,关心新社员成长;先后到江苏、浙江等地开展中医药科普义诊活动,已挂牌“浙江省温岭市基层中医健康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