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担当志愿者,会迸发出怎样的灵感与激情?
每个周末,我们都在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微信公众号相约“海上科普讲坛”,科学“大咖”们的科普之声,既有深度,也有广度,更充满温度……
如今,我们迎来了“海上科普讲坛”百期盛会!快一起来围观~
6月23日,“海上科普讲坛”100期专家研讨会在上海中心大厦党建服务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出席并致辞。社市委副主委、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出席并为“上海中心院士专家科学会客厅”揭牌。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原主任、社市委原副主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社市委原副主委、中国科学院微系统所副总工程师李昕欣等出席会议。
为充分发挥上海的院士专家资源优势,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家精神,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和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于2022年5月共同创办了云科普平台“海上科普讲坛”,至今已成功举办100期。在60多位院士领衔、300多位科学家的积极参与下,讲坛围绕广大网民关注的生物医药、生命健康、智能科技等热点问题,组织一线科学家和科普专家每周进行科普主题报告,点击率和阅读率已突破千万。
会上,钱锋向“海上科普讲坛”成功举办100期表示诚挚祝贺。“为推进上海科技传播工作更高质量发展,在担任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理事长期间,我倡议成立了‘院士专家科学诠释者’指导团,在樊春海院士接过协会理事长的接力棒之后,指导团逐渐成长为一个强大的科普队伍,”他在致辞中回忆道。“‘海上科普讲坛’依托指导团而建,通过一次次精彩讲授,专家们以守正创新的理念思维、精湛深厚的专业知识、热情生动的授课方式,大力诠释着科学技术新知识、新政策、新策略,在新时代科学传播中体现科学家担当!”
他表示,希望“海上科普讲坛”能够团结和汇聚更多科技和科普工作者,产出更多高质量科普内容,将科学传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希望“海上科普讲坛”进一步提高深度和广度,把讲坛打造成社会关注、民众欢迎、有高度、有浓度、有温度的科普品牌,为科学传播、科普服务提供新思路、开辟新赛道,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
樊春海在总结讲话时说道,几年前,钱锋主委将社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的接力棒先后交到我手中,我深感责任重大。为此,我们进一步发展壮大“院士专家科学诠释者”指导团,着力打造“海上科普讲坛”,凝聚院士专家的智慧与热情,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科学知识日益强烈的渴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科普工作效率,携手市妇联等开展“海上科普讲坛--科普进万家”活动,在线上直播的同时,走进社区、学校等进行巡讲,积极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研讨会上,樊春海等人为“上海中心院士专家科学会客厅”揭牌。
在发言环节,李昕欣,九三学社社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上海市政府参事吴家睿等与会专家围绕新时代科学传播的思路、主题、方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大家认为,科学家要带头进行科学传播,成为新时代科学的传播者、科普的推动者、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者,构建“科学家领衔、多元力量参与、精准对接不同需求”的志愿者科普新道路。
社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馆长殷海生,社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大学教授王丽华,社市委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微纳卫星总体所所长常亮等曾在讲坛上作精彩报告或担任主持的多位“九三人”也来到了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还举行了“海上科普讲坛”100期总结汇报、上海市妇联《海上妇女之家》链入“海上科普讲坛--科普进万家”启动仪式等活动。
来自本市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多位院士、专家等4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