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纷纷制定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对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作了系统安排。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主党派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既是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更是以作风革新推动履职效能提升的关键行动。
作风建设绝非“坐而论道”,而是要将“学规定”的政治要求转化为“强作风”的具体实践,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挖思想积弊,用系统思维破解履职难题,靠制度创新固化整改成果,真正实现主题教育从“思想洗礼”到“行动自觉”的质变,最终树立起新时代高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良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对于民主党派来讲,更要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贯穿作风建设始终,以优良作风护航民主党派职能发挥,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彰显民主党派的政治担当与实干作为。
学规定、强作风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泛泛而谈,必须全面深入查摆问题,从严从实抓好整改整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中共中央将查摆问题、集中整治作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刀刃向内,固本培元。只有具体,才能深入。民主党派应以执政党为师,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检视不足,排查风险。
“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各级领导班子要带头从严查摆问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主动对标对表,运用内部监督等途径,收集意见建议,查找风纪意识和行为表现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切忌避重就轻。要开门听取各方意见,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整改方案,以及立行立改集中整治的进展情况,让监督长出牙齿。通过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教育引导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总而言之,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就是要动真碰硬、真刀真枪抓整改,以结果说话,拿成效交账,真正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学规定、强作风不是一阵风、雨过地皮湿,必须确保改有成效、实现标本兼治。问题整改的实效性是检验政治自觉与行动力的试金石。民主党派应严明纪律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民主党派领导干部要扛起主责,带头严格执行各党派内部纪律处分办法,对于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歪风邪气要敢抓敢管,对各种苗头性问题要抓早抓小,对思想认识不到位、履行职能不担当不作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情况要进行集中整改,对机关建设和干部管理中存在的宽松软散等问题要加强重点整治,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学规定只是开端,强作风、树形象还需要下狠功夫。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的成效。
民主党派作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防止“四风”反弹、巩固整改成效的根本在于建立机制保障。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注重解决问题,更注重建章立制,做好整改落实“后半篇文章”。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严格执行才有章可循。要进一步完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办法,贯彻监察法和纪律处分、组织处理等制度,切实把相关要求转化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铁规矩、硬杠杠。民主党派内部监督委员会要准确把握政策要求和工作要求,对主题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把优良作风和纪律规矩转化为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克难的持久战。“尽小者大,慎微者著。”面对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守住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被赋予更高使命,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不仅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更是树立参政党良好形象、夯实多党合作根基的关键举措。唯有构建动态化监督机制、完善制度性约束体系,在常抓不懈中锤炼政治品格,在标本兼治中提升履职效能,方能以优良作风凝聚共识、以实干实绩彰显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磅礴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