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秋我从美国学成回国,飞向大后方,投入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学教学工作。先在广东坪石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任教授。当时正值原子能时代萌芽初期,我感到有责任将铀核分裂释放巨能之事合盘贡献给国人,以期引起应有的注意,乃于1942年4月利用业余时间撰就《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这一长篇总结性论文,但苦无发表场所。不久,得悉中国科学社已由上海迁到重庆北碚,遂将此文投至重庆,主事者即有卢于道同志。后知抗战时期纸张紧张,经费拮据,《科学》迟至1944年才能用薄毛边纸印刷复刊,因而这篇文章在两年后的1944年《科学》第27卷第二期9至23页上才登出。这是我第一次同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卢于道同志交往的事情。
众所周知,1945年8月上旬,美国先后两次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一弹惊天下,再弹迫寇降。当时我已在贵州湄潭国立浙江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任教授。国民党当局通过卢于道同志嘱中国科学社专函邀请我撰文介绍关于原子堆和原子弹的详情。但当时弹及堆的大小在美国尚属绝密,不得已只好自行估算(所得结果和后来公布的相合),乃于1946年暑假内完成《原子能与原子弹》一文,第一次
在国内阐述原子堆及原子弹的发明经过,并在世界上第一次公开发表弹及堆大小的估算,这后一部分投稿美国物理月刊,经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审查一年后才给予发表。此文原文经中国科学社在1947年1月份《科学》第29卷第一期13至70页上发表。同时,中国科学社函聘我为《科学》物理编辑(共三人,另两人为严济慈与赵忠尧)。这是我第二次同《科学》领导人之一卢于道同志打交道,并得其鼓励,至今引为幸事。
1952年秋,高校院系调整时期,奉调同浙江大学部分同志乘坐一列专车来上海,有缘与卢于道同志在复旦大学任教,时相往来,深感欣快。1953年民主党派发展成员,当时复旦大学苏步青教务长先建议我加入民盟,但卢于道同志建议我加入九三,我因感于同卢于道同志多年的交往,欣然申请加入九三。加入九三后,才深入体会到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的迫切性,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诞生的不易。于是从过去“不问政治”转而觉悟到应投入到为帮助中国共产党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事业中去,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崇高目标而奋斗。
50年代,九三学社还是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中国共产党的友党,主要从事于政治思想改造,通过学习讨论,提高社员的政治思想水平,以期符合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特别是促进完善其本职工作。1953年至1955年在复旦大学九三支社参加了社员以政治学习为主的组织活动。社员有王恒守、江仁寿、陈传璋、王鸣歧、谭其骧、吴斐丹等多人。互相帮助,互相友爱,感到很是亲切。
1955年秋,我奉高教部调令,调往北京工作,在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任教授。九三组织活动也随之迁到北京大学支社,同王竹溪、赵广增等数人在一起,活动场所一般就在王竹溪家中。在北大期间,我有幸参加了拟制全国长期科学规划工作,并经常进入中南海怀仁堂聆听党中央领导同志作报告。北大物理研究室的工作是突击培训大学毕业后即从事原子能事业的专门人才,学生有数百人,是从全国各校选调来的四年级高材生。1957年物理研究室奉命整顿,暂停招生,我以突击培训任务完毕为由,向高教部领导表示愿回复旦,从事普通物理教学工作,蒙部批准,调回复旦,于1957年秋回到复旦大学。九三组织关系也就回到复旦支社。旧友重逢,感到高兴。
进入六十年代,我经常应约到上海外滩15号分社参加政治学习或议论国事。例如:对“双百方针”深入体会,发表拥护意见,见诸报端。及至1966年春,讨论新编京剧《海瑞罢官》的由来,深感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其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九三学社被迫停止活动,分社社址也充作别用。直至七十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上海九三迁至今址,恢复活动,成立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我当选为委员。其后在北京出席九三学社全国代表大会,我当选为中央委员。
1979年,我接受美国斯瓦尔斯莫尔大学校长邀请,为1979年至1980年康涅尔尊贵访问教授,1979年秋末被批准偕夫人前往美国就任。1980年接当时上海九三副秘书长王祖骥同志函告,我当选为九三上海市委副主委,1981年夏返回国就职。
八十年代,我从原任科教委员会主任改任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时期,我有感于我国科技界高级知识分子服务于我国工业部门的太少,导致我国生产性发明创造极为稀少,资源浪费严重,多次呼吁我国工业部门应吸取工业先进国家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其中成立研究发展机构,大量吸收中高级科技人才,搞生产性发明创造,改革旧产品,创制新产品,以跻入国际市场,以图有效开创财富,改变国贫人穷的面貌。在上海九三科学工作委员会范围内,我则多次主持座谈会,征求研讨关于如何有效地使我国中高级科技界知识分子服务于工业,工业部门如何加快创造条件吸收他们在其中开展研究工作的办法和意见,将研讨结果整理成文,上报社中央,转达国家领导。
八十年代末期,中共中央明确肯定九三学社和其他民主党派一样为参政党,我社遂成为科技界中高级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拟议负有责任。事关国家兴败,感到振奋。九十年代初,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给我社一个根本任务应该是研究并提出办法去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同我过去所主张的相合,感到欣慰。
我因年迈,于1992年从九三市委副主委岗位退下来,改任其顾问。1993年又由社中央委员退为参议委员,但我和“九三”有缘,对“九三”活动仍很关注,愿尽自己所能参于其间。
众所周知,1945年8月上旬,美国先后两次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一弹惊天下,再弹迫寇降。当时我已在贵州湄潭国立浙江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任教授。国民党当局通过卢于道同志嘱中国科学社专函邀请我撰文介绍关于原子堆和原子弹的详情。但当时弹及堆的大小在美国尚属绝密,不得已只好自行估算(所得结果和后来公布的相合),乃于1946年暑假内完成《原子能与原子弹》一文,第一次
在国内阐述原子堆及原子弹的发明经过,并在世界上第一次公开发表弹及堆大小的估算,这后一部分投稿美国物理月刊,经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审查一年后才给予发表。此文原文经中国科学社在1947年1月份《科学》第29卷第一期13至70页上发表。同时,中国科学社函聘我为《科学》物理编辑(共三人,另两人为严济慈与赵忠尧)。这是我第二次同《科学》领导人之一卢于道同志打交道,并得其鼓励,至今引为幸事。
1952年秋,高校院系调整时期,奉调同浙江大学部分同志乘坐一列专车来上海,有缘与卢于道同志在复旦大学任教,时相往来,深感欣快。1953年民主党派发展成员,当时复旦大学苏步青教务长先建议我加入民盟,但卢于道同志建议我加入九三,我因感于同卢于道同志多年的交往,欣然申请加入九三。加入九三后,才深入体会到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的迫切性,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诞生的不易。于是从过去“不问政治”转而觉悟到应投入到为帮助中国共产党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事业中去,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崇高目标而奋斗。
50年代,九三学社还是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中国共产党的友党,主要从事于政治思想改造,通过学习讨论,提高社员的政治思想水平,以期符合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特别是促进完善其本职工作。1953年至1955年在复旦大学九三支社参加了社员以政治学习为主的组织活动。社员有王恒守、江仁寿、陈传璋、王鸣歧、谭其骧、吴斐丹等多人。互相帮助,互相友爱,感到很是亲切。
1955年秋,我奉高教部调令,调往北京工作,在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任教授。九三组织活动也随之迁到北京大学支社,同王竹溪、赵广增等数人在一起,活动场所一般就在王竹溪家中。在北大期间,我有幸参加了拟制全国长期科学规划工作,并经常进入中南海怀仁堂聆听党中央领导同志作报告。北大物理研究室的工作是突击培训大学毕业后即从事原子能事业的专门人才,学生有数百人,是从全国各校选调来的四年级高材生。1957年物理研究室奉命整顿,暂停招生,我以突击培训任务完毕为由,向高教部领导表示愿回复旦,从事普通物理教学工作,蒙部批准,调回复旦,于1957年秋回到复旦大学。九三组织关系也就回到复旦支社。旧友重逢,感到高兴。
进入六十年代,我经常应约到上海外滩15号分社参加政治学习或议论国事。例如:对“双百方针”深入体会,发表拥护意见,见诸报端。及至1966年春,讨论新编京剧《海瑞罢官》的由来,深感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其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九三学社被迫停止活动,分社社址也充作别用。直至七十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上海九三迁至今址,恢复活动,成立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我当选为委员。其后在北京出席九三学社全国代表大会,我当选为中央委员。
1979年,我接受美国斯瓦尔斯莫尔大学校长邀请,为1979年至1980年康涅尔尊贵访问教授,1979年秋末被批准偕夫人前往美国就任。1980年接当时上海九三副秘书长王祖骥同志函告,我当选为九三上海市委副主委,1981年夏返回国就职。
八十年代,我从原任科教委员会主任改任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时期,我有感于我国科技界高级知识分子服务于我国工业部门的太少,导致我国生产性发明创造极为稀少,资源浪费严重,多次呼吁我国工业部门应吸取工业先进国家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其中成立研究发展机构,大量吸收中高级科技人才,搞生产性发明创造,改革旧产品,创制新产品,以跻入国际市场,以图有效开创财富,改变国贫人穷的面貌。在上海九三科学工作委员会范围内,我则多次主持座谈会,征求研讨关于如何有效地使我国中高级科技界知识分子服务于工业,工业部门如何加快创造条件吸收他们在其中开展研究工作的办法和意见,将研讨结果整理成文,上报社中央,转达国家领导。
八十年代末期,中共中央明确肯定九三学社和其他民主党派一样为参政党,我社遂成为科技界中高级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拟议负有责任。事关国家兴败,感到振奋。九十年代初,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给我社一个根本任务应该是研究并提出办法去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同我过去所主张的相合,感到欣慰。
我因年迈,于1992年从九三市委副主委岗位退下来,改任其顾问。1993年又由社中央委员退为参议委员,但我和“九三”有缘,对“九三”活动仍很关注,愿尽自己所能参于其间。
在国内阐述原子堆及原子弹的发明经过,并在世界上第一次公开发表弹及堆大小的估算,这后一部分投稿美国物理月刊,经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审查一年后才给予发表。此文原文经中国科学社在1947年1月份《科学》第29卷第一期13至70页上发表。同时,中国科学社函聘我为《科学》物理编辑(共三人,另两人为严济慈与赵忠尧)。这是我第二次同《科学》领导人之一卢于道同志打交道,并得其鼓励,至今引为幸事。
1952年秋,高校院系调整时期,奉调同浙江大学部分同志乘坐一列专车来上海,有缘与卢于道同志在复旦大学任教,时相往来,深感欣快。1953年民主党派发展成员,当时复旦大学苏步青教务长先建议我加入民盟,但卢于道同志建议我加入九三,我因感于同卢于道同志多年的交往,欣然申请加入九三。加入九三后,才深入体会到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的迫切性,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诞生的不易。于是从过去“不问政治”转而觉悟到应投入到为帮助中国共产党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事业中去,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崇高目标而奋斗。
50年代,九三学社还是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中国共产党的友党,主要从事于政治思想改造,通过学习讨论,提高社员的政治思想水平,以期符合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特别是促进完善其本职工作。1953年至1955年在复旦大学九三支社参加了社员以政治学习为主的组织活动。社员有王恒守、江仁寿、陈传璋、王鸣歧、谭其骧、吴斐丹等多人。互相帮助,互相友爱,感到很是亲切。
1955年秋,我奉高教部调令,调往北京工作,在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任教授。九三组织活动也随之迁到北京大学支社,同王竹溪、赵广增等数人在一起,活动场所一般就在王竹溪家中。在北大期间,我有幸参加了拟制全国长期科学规划工作,并经常进入中南海怀仁堂聆听党中央领导同志作报告。北大物理研究室的工作是突击培训大学毕业后即从事原子能事业的专门人才,学生有数百人,是从全国各校选调来的四年级高材生。1957年物理研究室奉命整顿,暂停招生,我以突击培训任务完毕为由,向高教部领导表示愿回复旦,从事普通物理教学工作,蒙部批准,调回复旦,于1957年秋回到复旦大学。九三组织关系也就回到复旦支社。旧友重逢,感到高兴。
进入六十年代,我经常应约到上海外滩15号分社参加政治学习或议论国事。例如:对“双百方针”深入体会,发表拥护意见,见诸报端。及至1966年春,讨论新编京剧《海瑞罢官》的由来,深感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其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九三学社被迫停止活动,分社社址也充作别用。直至七十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上海九三迁至今址,恢复活动,成立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我当选为委员。其后在北京出席九三学社全国代表大会,我当选为中央委员。
1979年,我接受美国斯瓦尔斯莫尔大学校长邀请,为1979年至1980年康涅尔尊贵访问教授,1979年秋末被批准偕夫人前往美国就任。1980年接当时上海九三副秘书长王祖骥同志函告,我当选为九三上海市委副主委,1981年夏返回国就职。
八十年代,我从原任科教委员会主任改任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时期,我有感于我国科技界高级知识分子服务于我国工业部门的太少,导致我国生产性发明创造极为稀少,资源浪费严重,多次呼吁我国工业部门应吸取工业先进国家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其中成立研究发展机构,大量吸收中高级科技人才,搞生产性发明创造,改革旧产品,创制新产品,以跻入国际市场,以图有效开创财富,改变国贫人穷的面貌。在上海九三科学工作委员会范围内,我则多次主持座谈会,征求研讨关于如何有效地使我国中高级科技界知识分子服务于工业,工业部门如何加快创造条件吸收他们在其中开展研究工作的办法和意见,将研讨结果整理成文,上报社中央,转达国家领导。
八十年代末期,中共中央明确肯定九三学社和其他民主党派一样为参政党,我社遂成为科技界中高级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拟议负有责任。事关国家兴败,感到振奋。九十年代初,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给我社一个根本任务应该是研究并提出办法去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同我过去所主张的相合,感到欣慰。
我因年迈,于1992年从九三市委副主委岗位退下来,改任其顾问。1993年又由社中央委员退为参议委员,但我和“九三”有缘,对“九三”活动仍很关注,愿尽自己所能参于其间。
1952年秋,高校院系调整时期,奉调同浙江大学部分同志乘坐一列专车来上海,有缘与卢于道同志在复旦大学任教,时相往来,深感欣快。1953年民主党派发展成员,当时复旦大学苏步青教务长先建议我加入民盟,但卢于道同志建议我加入九三,我因感于同卢于道同志多年的交往,欣然申请加入九三。加入九三后,才深入体会到社会主义建设在我国的迫切性,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诞生的不易。于是从过去“不问政治”转而觉悟到应投入到为帮助中国共产党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事业中去,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崇高目标而奋斗。
50年代,九三学社还是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中国共产党的友党,主要从事于政治思想改造,通过学习讨论,提高社员的政治思想水平,以期符合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特别是促进完善其本职工作。1953年至1955年在复旦大学九三支社参加了社员以政治学习为主的组织活动。社员有王恒守、江仁寿、陈传璋、王鸣歧、谭其骧、吴斐丹等多人。互相帮助,互相友爱,感到很是亲切。
1955年秋,我奉高教部调令,调往北京工作,在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任教授。九三组织活动也随之迁到北京大学支社,同王竹溪、赵广增等数人在一起,活动场所一般就在王竹溪家中。在北大期间,我有幸参加了拟制全国长期科学规划工作,并经常进入中南海怀仁堂聆听党中央领导同志作报告。北大物理研究室的工作是突击培训大学毕业后即从事原子能事业的专门人才,学生有数百人,是从全国各校选调来的四年级高材生。1957年物理研究室奉命整顿,暂停招生,我以突击培训任务完毕为由,向高教部领导表示愿回复旦,从事普通物理教学工作,蒙部批准,调回复旦,于1957年秋回到复旦大学。九三组织关系也就回到复旦支社。旧友重逢,感到高兴。
进入六十年代,我经常应约到上海外滩15号分社参加政治学习或议论国事。例如:对“双百方针”深入体会,发表拥护意见,见诸报端。及至1966年春,讨论新编京剧《海瑞罢官》的由来,深感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其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九三学社被迫停止活动,分社社址也充作别用。直至七十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上海九三迁至今址,恢复活动,成立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我当选为委员。其后在北京出席九三学社全国代表大会,我当选为中央委员。
1979年,我接受美国斯瓦尔斯莫尔大学校长邀请,为1979年至1980年康涅尔尊贵访问教授,1979年秋末被批准偕夫人前往美国就任。1980年接当时上海九三副秘书长王祖骥同志函告,我当选为九三上海市委副主委,1981年夏返回国就职。
八十年代,我从原任科教委员会主任改任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时期,我有感于我国科技界高级知识分子服务于我国工业部门的太少,导致我国生产性发明创造极为稀少,资源浪费严重,多次呼吁我国工业部门应吸取工业先进国家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其中成立研究发展机构,大量吸收中高级科技人才,搞生产性发明创造,改革旧产品,创制新产品,以跻入国际市场,以图有效开创财富,改变国贫人穷的面貌。在上海九三科学工作委员会范围内,我则多次主持座谈会,征求研讨关于如何有效地使我国中高级科技界知识分子服务于工业,工业部门如何加快创造条件吸收他们在其中开展研究工作的办法和意见,将研讨结果整理成文,上报社中央,转达国家领导。
八十年代末期,中共中央明确肯定九三学社和其他民主党派一样为参政党,我社遂成为科技界中高级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拟议负有责任。事关国家兴败,感到振奋。九十年代初,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给我社一个根本任务应该是研究并提出办法去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同我过去所主张的相合,感到欣慰。
我因年迈,于1992年从九三市委副主委岗位退下来,改任其顾问。1993年又由社中央委员退为参议委员,但我和“九三”有缘,对“九三”活动仍很关注,愿尽自己所能参于其间。
50年代,九三学社还是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中国共产党的友党,主要从事于政治思想改造,通过学习讨论,提高社员的政治思想水平,以期符合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特别是促进完善其本职工作。1953年至1955年在复旦大学九三支社参加了社员以政治学习为主的组织活动。社员有王恒守、江仁寿、陈传璋、王鸣歧、谭其骧、吴斐丹等多人。互相帮助,互相友爱,感到很是亲切。
1955年秋,我奉高教部调令,调往北京工作,在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任教授。九三组织活动也随之迁到北京大学支社,同王竹溪、赵广增等数人在一起,活动场所一般就在王竹溪家中。在北大期间,我有幸参加了拟制全国长期科学规划工作,并经常进入中南海怀仁堂聆听党中央领导同志作报告。北大物理研究室的工作是突击培训大学毕业后即从事原子能事业的专门人才,学生有数百人,是从全国各校选调来的四年级高材生。1957年物理研究室奉命整顿,暂停招生,我以突击培训任务完毕为由,向高教部领导表示愿回复旦,从事普通物理教学工作,蒙部批准,调回复旦,于1957年秋回到复旦大学。九三组织关系也就回到复旦支社。旧友重逢,感到高兴。
进入六十年代,我经常应约到上海外滩15号分社参加政治学习或议论国事。例如:对“双百方针”深入体会,发表拥护意见,见诸报端。及至1966年春,讨论新编京剧《海瑞罢官》的由来,深感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其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九三学社被迫停止活动,分社社址也充作别用。直至七十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上海九三迁至今址,恢复活动,成立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我当选为委员。其后在北京出席九三学社全国代表大会,我当选为中央委员。
1979年,我接受美国斯瓦尔斯莫尔大学校长邀请,为1979年至1980年康涅尔尊贵访问教授,1979年秋末被批准偕夫人前往美国就任。1980年接当时上海九三副秘书长王祖骥同志函告,我当选为九三上海市委副主委,1981年夏返回国就职。
八十年代,我从原任科教委员会主任改任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时期,我有感于我国科技界高级知识分子服务于我国工业部门的太少,导致我国生产性发明创造极为稀少,资源浪费严重,多次呼吁我国工业部门应吸取工业先进国家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其中成立研究发展机构,大量吸收中高级科技人才,搞生产性发明创造,改革旧产品,创制新产品,以跻入国际市场,以图有效开创财富,改变国贫人穷的面貌。在上海九三科学工作委员会范围内,我则多次主持座谈会,征求研讨关于如何有效地使我国中高级科技界知识分子服务于工业,工业部门如何加快创造条件吸收他们在其中开展研究工作的办法和意见,将研讨结果整理成文,上报社中央,转达国家领导。
八十年代末期,中共中央明确肯定九三学社和其他民主党派一样为参政党,我社遂成为科技界中高级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拟议负有责任。事关国家兴败,感到振奋。九十年代初,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给我社一个根本任务应该是研究并提出办法去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同我过去所主张的相合,感到欣慰。
我因年迈,于1992年从九三市委副主委岗位退下来,改任其顾问。1993年又由社中央委员退为参议委员,但我和“九三”有缘,对“九三”活动仍很关注,愿尽自己所能参于其间。
1955年秋,我奉高教部调令,调往北京工作,在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任教授。九三组织活动也随之迁到北京大学支社,同王竹溪、赵广增等数人在一起,活动场所一般就在王竹溪家中。在北大期间,我有幸参加了拟制全国长期科学规划工作,并经常进入中南海怀仁堂聆听党中央领导同志作报告。北大物理研究室的工作是突击培训大学毕业后即从事原子能事业的专门人才,学生有数百人,是从全国各校选调来的四年级高材生。1957年物理研究室奉命整顿,暂停招生,我以突击培训任务完毕为由,向高教部领导表示愿回复旦,从事普通物理教学工作,蒙部批准,调回复旦,于1957年秋回到复旦大学。九三组织关系也就回到复旦支社。旧友重逢,感到高兴。
进入六十年代,我经常应约到上海外滩15号分社参加政治学习或议论国事。例如:对“双百方针”深入体会,发表拥护意见,见诸报端。及至1966年春,讨论新编京剧《海瑞罢官》的由来,深感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其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九三学社被迫停止活动,分社社址也充作别用。直至七十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上海九三迁至今址,恢复活动,成立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我当选为委员。其后在北京出席九三学社全国代表大会,我当选为中央委员。
1979年,我接受美国斯瓦尔斯莫尔大学校长邀请,为1979年至1980年康涅尔尊贵访问教授,1979年秋末被批准偕夫人前往美国就任。1980年接当时上海九三副秘书长王祖骥同志函告,我当选为九三上海市委副主委,1981年夏返回国就职。
八十年代,我从原任科教委员会主任改任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时期,我有感于我国科技界高级知识分子服务于我国工业部门的太少,导致我国生产性发明创造极为稀少,资源浪费严重,多次呼吁我国工业部门应吸取工业先进国家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其中成立研究发展机构,大量吸收中高级科技人才,搞生产性发明创造,改革旧产品,创制新产品,以跻入国际市场,以图有效开创财富,改变国贫人穷的面貌。在上海九三科学工作委员会范围内,我则多次主持座谈会,征求研讨关于如何有效地使我国中高级科技界知识分子服务于工业,工业部门如何加快创造条件吸收他们在其中开展研究工作的办法和意见,将研讨结果整理成文,上报社中央,转达国家领导。
八十年代末期,中共中央明确肯定九三学社和其他民主党派一样为参政党,我社遂成为科技界中高级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拟议负有责任。事关国家兴败,感到振奋。九十年代初,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给我社一个根本任务应该是研究并提出办法去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同我过去所主张的相合,感到欣慰。
我因年迈,于1992年从九三市委副主委岗位退下来,改任其顾问。1993年又由社中央委员退为参议委员,但我和“九三”有缘,对“九三”活动仍很关注,愿尽自己所能参于其间。
进入六十年代,我经常应约到上海外滩15号分社参加政治学习或议论国事。例如:对“双百方针”深入体会,发表拥护意见,见诸报端。及至1966年春,讨论新编京剧《海瑞罢官》的由来,深感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其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九三学社被迫停止活动,分社社址也充作别用。直至七十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上海九三迁至今址,恢复活动,成立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我当选为委员。其后在北京出席九三学社全国代表大会,我当选为中央委员。
1979年,我接受美国斯瓦尔斯莫尔大学校长邀请,为1979年至1980年康涅尔尊贵访问教授,1979年秋末被批准偕夫人前往美国就任。1980年接当时上海九三副秘书长王祖骥同志函告,我当选为九三上海市委副主委,1981年夏返回国就职。
八十年代,我从原任科教委员会主任改任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时期,我有感于我国科技界高级知识分子服务于我国工业部门的太少,导致我国生产性发明创造极为稀少,资源浪费严重,多次呼吁我国工业部门应吸取工业先进国家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其中成立研究发展机构,大量吸收中高级科技人才,搞生产性发明创造,改革旧产品,创制新产品,以跻入国际市场,以图有效开创财富,改变国贫人穷的面貌。在上海九三科学工作委员会范围内,我则多次主持座谈会,征求研讨关于如何有效地使我国中高级科技界知识分子服务于工业,工业部门如何加快创造条件吸收他们在其中开展研究工作的办法和意见,将研讨结果整理成文,上报社中央,转达国家领导。
八十年代末期,中共中央明确肯定九三学社和其他民主党派一样为参政党,我社遂成为科技界中高级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拟议负有责任。事关国家兴败,感到振奋。九十年代初,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给我社一个根本任务应该是研究并提出办法去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同我过去所主张的相合,感到欣慰。
我因年迈,于1992年从九三市委副主委岗位退下来,改任其顾问。1993年又由社中央委员退为参议委员,但我和“九三”有缘,对“九三”活动仍很关注,愿尽自己所能参于其间。
1979年,我接受美国斯瓦尔斯莫尔大学校长邀请,为1979年至1980年康涅尔尊贵访问教授,1979年秋末被批准偕夫人前往美国就任。1980年接当时上海九三副秘书长王祖骥同志函告,我当选为九三上海市委副主委,1981年夏返回国就职。
八十年代,我从原任科教委员会主任改任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时期,我有感于我国科技界高级知识分子服务于我国工业部门的太少,导致我国生产性发明创造极为稀少,资源浪费严重,多次呼吁我国工业部门应吸取工业先进国家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其中成立研究发展机构,大量吸收中高级科技人才,搞生产性发明创造,改革旧产品,创制新产品,以跻入国际市场,以图有效开创财富,改变国贫人穷的面貌。在上海九三科学工作委员会范围内,我则多次主持座谈会,征求研讨关于如何有效地使我国中高级科技界知识分子服务于工业,工业部门如何加快创造条件吸收他们在其中开展研究工作的办法和意见,将研讨结果整理成文,上报社中央,转达国家领导。
八十年代末期,中共中央明确肯定九三学社和其他民主党派一样为参政党,我社遂成为科技界中高级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拟议负有责任。事关国家兴败,感到振奋。九十年代初,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给我社一个根本任务应该是研究并提出办法去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同我过去所主张的相合,感到欣慰。
我因年迈,于1992年从九三市委副主委岗位退下来,改任其顾问。1993年又由社中央委员退为参议委员,但我和“九三”有缘,对“九三”活动仍很关注,愿尽自己所能参于其间。
八十年代,我从原任科教委员会主任改任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时期,我有感于我国科技界高级知识分子服务于我国工业部门的太少,导致我国生产性发明创造极为稀少,资源浪费严重,多次呼吁我国工业部门应吸取工业先进国家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其中成立研究发展机构,大量吸收中高级科技人才,搞生产性发明创造,改革旧产品,创制新产品,以跻入国际市场,以图有效开创财富,改变国贫人穷的面貌。在上海九三科学工作委员会范围内,我则多次主持座谈会,征求研讨关于如何有效地使我国中高级科技界知识分子服务于工业,工业部门如何加快创造条件吸收他们在其中开展研究工作的办法和意见,将研讨结果整理成文,上报社中央,转达国家领导。
八十年代末期,中共中央明确肯定九三学社和其他民主党派一样为参政党,我社遂成为科技界中高级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拟议负有责任。事关国家兴败,感到振奋。九十年代初,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给我社一个根本任务应该是研究并提出办法去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同我过去所主张的相合,感到欣慰。
我因年迈,于1992年从九三市委副主委岗位退下来,改任其顾问。1993年又由社中央委员退为参议委员,但我和“九三”有缘,对“九三”活动仍很关注,愿尽自己所能参于其间。
八十年代末期,中共中央明确肯定九三学社和其他民主党派一样为参政党,我社遂成为科技界中高级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党派,对国家大政方针拟议负有责任。事关国家兴败,感到振奋。九十年代初,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给我社一个根本任务应该是研究并提出办法去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同我过去所主张的相合,感到欣慰。
我因年迈,于1992年从九三市委副主委岗位退下来,改任其顾问。1993年又由社中央委员退为参议委员,但我和“九三”有缘,对“九三”活动仍很关注,愿尽自己所能参于其间。
我因年迈,于1992年从九三市委副主委岗位退下来,改任其顾问。1993年又由社中央委员退为参议委员,但我和“九三”有缘,对“九三”活动仍很关注,愿尽自己所能参于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