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观《流浪地球2》有感

发布时间: 2023-02-21 来源: 九三学社松江区委 作者: 林琳

一万五千年前一根愈合的股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人帮助觅食和照顾伤者,是互助和团结使他得以生存。同样,当面临太阳将吞噬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之危机时,人类更需要携手!

这就是影片《流浪地球2》的开篇。随后,影片以倒计时的叙事手法凸显紧张的氛围,讲述了人类如何自救。

各国携手成立联合政府之际,也是世界政局动荡、战争频发之时。“没有人的文明,一切毫无意义”,因而中国的“移山计划”在众多的方案中力压“数字生命计划”等成为主导,却因实施的难度、高昂的成本以及各方利益的冲突导致困难重重。所谓“移山计划”是指建造一万座发动机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并造三台卫星发动机放逐月球以摆脱其引力,故也称“流浪地球计划”。

为确保计划实施,一批又一批的预备宇航员开始通过太空电梯到空间站进行训练。那太空电梯高入九霄,堪比通天的巴比塔,太具视觉冲击力。也如巴比塔一样,它引发纷争,受到敌对势力毁灭性的攻击,和空间站一起被摧毁,导致月球发动机无法建成。这巨大的损失使得原本艰难的实施计划雪上加霜,希望瞬间扑灭,世界一片哗然,质疑声纷纷响起。

在生死一线之际,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以“人类股骨”的演讲力排众议,促使全人类再次团结。面对厄运,中国绝不气馁与放弃,委任本国科学家扛下建设月球发动机的重任。

这一幕似曾相识,2020年面对新冠病毒疫情横行全球,各国间除了合作,还有竞争和冲突,恐慌不安如同末世。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以一己之力勇担责任,呼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捐赠防疫物资、新冠疫苗和试剂,提供最新版防控和诊疗方案,开展专家视频交流和派遣医疗队援外等。同影片传达出的“中国人一定能行”的信念一样,在抗疫过程中中国临危不乱,通盘谋划,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综合运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终于走出了疫情的泥沼。3年多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不可摧。

是的,今日的中国早已扬眉吐气,拥有许多的世界之最,如乘波体高超声速导弹、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量子通信卫星等。实力代表了话语权,但即便拥有了更多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在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不忘履行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职责,影片的呈现与现实相呼应。

《流浪地球2》既具有史诗般的恢弘,又极具感染力。在现有科技和重工业基础上,影片脑洞大开地完成了对未来的具象化推理,给观众带来超震撼的视觉体验。同时,以“爱”贯穿始末,触动观众最敏感的泪腺。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是渺小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体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无数代人前仆后继、无私无畏地牺牲和奉献,才有了人类的辉煌,也印证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阔。

最终,影片结尾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地球上所有核弹布控在月球上,并被成功引爆,拯救了地球。

这一刻,片中无人不在热烈欢呼,这一刻,片外的我们也在欢呼雀跃,每个人都从胸中涌起一股自豪感,原来中国的科幻电影竟也可以做到国际水准。

上一篇:九三学社松江区委召开五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

下一篇:张玲芳:一月退休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