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少年日报》小记者、小作家采访了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内部监督委员会、文化专门委员会副主任詹咏。詹咏代表对青少年的成长问题格外关注。
小记者:听说您今年打算提议建一个漫画博物馆,您能介绍一下您想法的由来吗?那里会展示什么展品?
詹咏:中国现代漫画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在美术史、新闻史和社会史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中国现代漫画的起源地正是上海。漫画文化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众多杰出的漫画艺术家——丰子恺、丁悚、张乐平、张光宇、叶浅予、万籁鸣、华君武和丁聪等——就曾汇聚在上海这座当时中国最具开放性的城市,创作并发表漫画作品,一批重要的漫画报刊也在上海编辑并发行至全国。那时的上海漫画俨然是中国漫画的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漫画一度占据了中国漫画的半壁江山,漫画名家辈出。
位于黄浦区顺昌路560弄内的上海美专旧址,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文脉之一,与之仅百余米之遥的黄陂南路847弄9号丁悚故居,同样是黄浦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两处地点不仅是“建筑可阅读”的代表,更是海派城市考古的重要点位,蕴含丰富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我建议建设“中国漫画博物馆”,对标国家一级博物馆定位,作为集中展示中国漫画的重要窗口。将上海美专旧址、上海漫画会旧址以及丁悚故居等相邻建筑划定为中国漫画博物馆主体馆群落。鉴国内外文化街区成功案例经验,将黄陂南路847弄9号(原天祥里9号)所在街区创建为“中国漫画博物馆街区”。重新定位已有的浦东张江上海漫画博物馆,将其作为中国漫画博物馆东馆。开展浦东浦西动漫文化联动,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小记者:由于AI 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绘画的学习在我们青少年中也全面铺开,那它会最终取代传统绘画吗?
詹咏:计算机可以不知辛劳,不断高效学习,我认为人工智能在模仿知识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创造性、直觉和独特性上仍有不足。在绘画领域,尽管AI能够迅速生成逼真的图像,但在真实人体细节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我觉得我们人的创作是独特的,因为我们能够产生独特的想法和直觉,这是AI目前无法完全模仿的。还有细节,如果AI技术生成一个动物或者动漫形象,相对来说很难看出它的破绽。如果让AI画一个真人,你看它画的人的手和脚,计算机一定画不好,他画出来你会觉得像个鸡爪子。我觉得AI有绘画的能力,但是对我们人来说,去接受它,融合它,然后把它作为帮助自己进步的一个工具,这就可以了,我觉得目前还代替不了人的创作。
小记者:我了解到您今年也会关注公共设施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残障人士专用通道被侵占的问题。你会有哪些建议?
詹咏:经走访观察我发现,市区部分街道上街沿比较狭窄,受周边各种条件所限,无法扩建,但仍坚持铺设了盲道,这本来是便民好事,然而有些盲道同时也被划为共享单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的停放边界。虽然非机动车摆放规范整齐了,但它们停放后,一部分车轮就延伸出来,占据了部分盲道的空间,行人通过就会蹭到车轮,正常视力者可以绕道,而必须依靠盲道指引的视力障碍者,经过时就会出问题。所以这样的盲道不仅不能发挥作用,甚至成了安全隐患。
既要保证盲道铺设,又要整齐规范停放非机动车,似乎矛盾,但并非无解,只要组织力量补救,并加强日常管理,还是可以两者兼顾的。
我建议在非机动车摆放空间,不要简单地划出方框空间,应由无障碍设施管理者或委托承建单位在非机动车停放空间里面增加斜线,引导非机动车斜停,保证车轮部分不侵占盲道上方空间。
小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您如何从关注的领域中酝酿和提炼出一份好的提案?
詹咏:作为九三学社社员,一个重要的提案来源是九三学社上海市委重点课题调研。今年我关注的是如何提升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医疗水平。我们在之前的调研中发现,一些养老机构缺乏专职的医护人员,老人如果生病需要由工作人员将其送去附近医院治疗,这对老人来说不仅路途劳顿还容易耽误病情。因此我建议这些养老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健全制度、提升医疗水平。比如可以与周围15分钟车程内的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允许老人把药带到医院去,由专人打针吊水。此外,医院还可以定期派医护人员来养老机构帮助老人检查身体、处理伤口、按摩理疗等。这个内容我将在这次市人代会后,进一步走访调研,找出堵点难点,在闭会期间提出更为精准的代表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