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你为明镜

发布时间: 2012-05-10 作者: 社长宁区委 胡国红

  我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份毅力支撑她不断向前的信念,我不知道是怎样一份虔诚催促她不断奉献的决心,看完杨佳教授的先进事迹报告,我久久不能平静,陷入深思,内心被这位九三学社前辈深深感动。
  虽然看不见黑板和讲台,但杨佳教授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重新给研究生们上起了外语课,奇迹般地依然写着漂亮的板书,熟练地操作起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她所讲授的课程被评为“优秀课程”,自己也由“优秀教师”成长为“杰出贡献教师”和中科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她在纽约成功竞选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委员,并在四个月后当选为这个委员会的副主席,在联合国的大舞台上侃侃而谈,为争取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发言权、传播中华文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她感动了哈佛大学,也感动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更感动了我们每个九三学社的社友。

  从杨佳教授的报告中,我看到她回忆自己中学时天真烂漫生活的那种幸福与快乐,当她讲到眼前的五彩缤纷永远变成了黑暗,讲到她在心里痛苦地盼望天亮,讲到父母年事已高而自己不能很好地照顾他们而愧疚……她的声音哽咽了,眼角闪着泪花,我不禁潸然泪下。

  她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这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己,还属于父母,属于爱着我的人和我所爱的人。只要活着,就应该让生命活出尊严,活出力量,活出希望,活出快乐,更活出爱!”她毅然选择在困境中重生,克服种种困难,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艰辛,不仅重返讲台,组织科研项目,还成为哈佛建校300余年来第一位获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成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被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誉为“中国的软实力”……

  在我们身边,如杨佳教授一样克服病痛,坚持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人很多。今年年初,我受九三学社长宁区委的委托,走访二十七棉纺厂八十二高龄的周启朱老先生,短短的悉心交谈后,我感触很深,感动更多,一个关乎生命、勇气和超越的故事:1983年的一次体检中,周老师和癌症撞了个面,手术后自我感觉良好,便回到工作岗位,但不久旧病复发,在经历多达22次癌细胞切除手术后,在家中休养的周老师仍不忘为大家服务。作为曹家渡街道老年科技者协会和静安区老年科技者协会的元老级科普讲师团老师,周老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围绕当今社会需求、大众需求的话题,精心编制教材,深入部队、学校、居民社区开展科技交流、科普宣传工作。他多次被市、区老科协评为优秀讲师,优秀会员。讲师团也多年连续被市、区两级有关机构评为先进集体。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啊,我要说,“九三人”可敬可颂!

  杨佳教授和周老师用自己的言行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实现了人生价值,实现了社会价值。我们学习杨佳,不是要我们切断任何宝贵的信息源,而是要学习她在困难面前不屈不饶的精神,不能放眼全球、依然胸怀世界的气度。眼见不一定为实,也许我们也可以偶尔闭上眼睛,让花花世界不打扰我们心灵的净土,让我们的思想在更高层次上放飞。

  我会以杨佳教授为明镜,时刻照亮自己,震撼、崇拜、敬重,将融为一股热流久久回荡在我的胸怀,杨佳教授将成为我生活和工作中不变的楷模。

  

上一篇:心灵的洗礼,人生的激活

下一篇:身边的心灵震撼——有感杨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