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命运的不屈和生命的奇迹?九三学社社员杨佳同志用自身的顽强意志所谱写的人生传奇为世人作出了完美诠释。
“只要活着,就应该让生命活出尊严,活出力量,活出希望,活出快乐,更活出爱!”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践行的。已近而立之年的杨佳因患上眼疾导致双目失明,意味着曾经在光明世界里累积的生活经验顿时在黑暗面前化为乌有。而深爱的丈夫和女儿却在她最需要亲人的支持和爱的时候离她而去。从风华正茂的顶峰骤然跌落谷底,杨佳也曾为“什么时候天才亮?”而痛苦困惑过。在父亲的鼓励下,杨佳用了近半年的时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地学习如何用盲杖走路,如何用盲文读写,以坚韧的意志在黑暗世界中努力阔步前行。杨佳同志凭借奋斗拼搏的精神,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仅重返讲台、开展科研,而且通过刻苦学习成为哈佛大学建校300年以来第一位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被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授予校友成就奖并获得“中国的软实力”的美誉。
杨佳同志说:“29岁之前,我是在超越别人;29岁之后,是在超越自我。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可以看不见道路,但绝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100次跌倒,可以101次站起来!”正是这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信念,支撑着杨佳同志非但没有因遭受后天失明这一人生重大灾难而一蹶不振,反而愈挫愈勇,在困境中获得重生,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在科研教学和维护残疾人权益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做客《天下女人》栏目时,杨佳同志给“幸福”做了一个独特的注解,即用一个大写的YOUTH(Y代表充满生机的树芽,O代表追求完美的梦想,U代表开放宽容的品格,T代表勇于担当大写的人,H代表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真情)来诠释女性在一生中能够感受到的各种幸福,并称自己其实是个很幸福的人。同为“九三人”的我不禁感到汗颜。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杨佳同志依然能保持如此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反思自己在工作生活中一遇到挫折困难,就怨天尤人,常常以受条件局限为由放弃自己应该付诸的努力。而杨佳同志作为残疾人,有太多的理由可以知难而退,而她却未停止追求,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坚持拼搏,超越自我。
身为一名外企的部门经理,日常的工作生活节奏都很快。因为时差的缘故,还经常需要在晚上九点以后参加总部召集的电话会议和在线培训。就这样,似乎一天24小时就在这忙忙碌碌中度过,留给自己沉寂下来冥想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参与“关爱自闭症儿童”等社会公益活动的次数也十分有限。对比杨佳同志作为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教授,她首创的《经济全球化》和《沟通艺术》课程,广受学生欢迎,被评为"优秀课程",而且作为中国盲协副主席,她还秉持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中国和国际残疾人事业。在担任北京奥运会专家顾问期间,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制定专业服务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多年来,她积极参与检查、督导我国的无障碍建设工作,亲身体验盲道和其他无障碍设施,为保障盲人出行安全付出了努力。可见,发展事业与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只要有心,就一定能挤出时间,哪怕是第25小时,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作为年轻的“九三人”,我心怀追求科学民主、贡献社会的热忱之心。我将以杨佳同志为榜样,学习她参政为民的思想境界,认真履行自己作为参政党一员的光荣职责,在老社员的带领和指导下,积极参与建言献策等各项活动,为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我在杨佳同志身上感受到的是不屈的意志和人生的大美。她凭借责任、自信、乐观、奉献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战胜了黑暗,她的世界光明永存。让我们也鼓起自己的心锚,扬帆远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