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员风采 > 人物撷英

方重:将陶渊明介绍给世界 | 聆听“贤”声 逐梦科学(第二季)④

发布时间: 2024-07-12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以纪念两个75周年为契机,为引领广大社员回顾75年来风雨同舟、肝胆相照、携手同行的伟大历程,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社市委继续开展“聆听‘贤’声  逐梦科学”(第二季)音频朗读活动。

本季音频作品将以《九三学社上海先贤》(第二辑)中收录的24位“九三先贤”的传略故事为基础,旨在通过朗读先贤故事、学习先贤精神,赓续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激发广大社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天,由社员许一飞为大家讲述我国现代著名乔叟学者、莎士比亚专家,我国外语教学、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开拓者,“九三先贤”方重,翻译陶渊明诗作的故事。

感谢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文化专门委员会主任、SMG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刘凝倾情献声导语

许一飞

九三学社上海外国语大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编审

先贤故事

方重:将陶渊明介绍给世界

方重,字芦浪,1902年10月10日出生于安徽芜湖,祖籍江苏常州。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翻译、介绍乔叟的作品,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的一项空白。为上海外国语大学首位博士生导师、校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入选首批“上海社科大师”,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方重笔耕不辍,主要著作有《大学近代英文散文选》《英国诗文研究集》《坎特伯雷故事集》《乔叟文集》等。他在向中国读者翻译介绍英国文学作品的同时,还致力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学。他的英译作品《陶渊明诗文选译》,就是将中国古典诗文推向国际、促进文化交流的重大举措。

方重特别喜爱东晋诗人陶渊明真挚淳朴、高洁脱俗的人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飘逸,“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豁达,都让方重欣赏不已。

从1944年起,方重陆续翻译了陶渊明诗文45篇以及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写的《陶渊明传》。他的译笔,尽显《归去来兮辞》的真纯可亲,《桃花源记》的怅然若失,字里行间传达了陶渊明的创作神韵。

在完成翻译工作后,方重将译稿编辑为一册,取名《陶渊明诗文选译》,先后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方重对陶渊明其人其诗,发自内心地敬重与热爱。他在1984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陶渊明诗文选译》的序言中,就曾提到翻译陶诗的初心:“不忍让他的高风亮节被世人忽视,甚至曲解。由诗品到诗人,终于体会到一个诗译者的正确使命是应该向诗人学习,要虚心领会他的理想、品格、风貌、情操。”

方重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国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自20世纪60年代,英国编辑出版的《名人传》,每一版都录有介绍方重的生平及其学术研究传略。

1991年3月27日,方重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方重曾说,他从事翻译唯一的动力就是爱国。他的一生为我国英语翻译事业、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九三”人,不忘初心,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