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员风采 > 人物撷英

邹元爔:坚持科学真理的冶金学院士  聆听“贤”声 逐梦科学(第二季)⑮

发布时间: 2024-10-25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以纪念两个75周年为契机,为引领广大社员回顾75年来风雨同舟、肝胆相照、携手同行的伟大历程,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社市委继续开展“聆听‘贤’声  逐梦科学”(第二季)音频朗读活动。

本季音频作品将以《九三学社上海先贤》(第二辑)中收录的24位“九三先贤”的传略故事为基础,旨在通过朗读先贤故事、学习先贤精神,赓续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激发广大社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天,由社员乐怡为大家讲述我国冶金学家、冶金物理化学活度理论先驱、我国稀土合金冶炼方法最早发明者,半导体物理化学开拓者,“九三先贤”邹元爔在科研中坚持真理的故事。

感谢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文化专门委员会主任、SMG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刘凝倾情献声导语

乐怡

九三学社社员,浦东新区融媒体中心重保部主任

邹元爔:坚持科学真理的冶金学院士

邹元爔,字立清,1915年11月12日生于浙江平湖。在美国获得冶金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曾担任上海冶金研究所所长。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邹元爔在科研工作中,面对极左思潮打击,一贯敢于坚持真理。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学习苏联,上级强调要“一边倒”。邹元爔并没有因此盲目推崇苏联科学家。

1954年春节前,邹元爔到冶金工业部汇报包头铁矿冶炼的试验情况。他提出了包钢高炉炉缸应该用碳砖的建议,听取汇报的冶金部负责人顿时勃然大怒,说邹元爔的建议是荒唐的,因为没有听说过苏联的大高炉用碳砖。这位领导人还给他扣上一顶大帽子,称从美国回来的学者就是喜欢迷信资产阶级那一套。邹元爔据理力争,但毫无结果。直到1955年,苏联科学院领导访问中国时支持了邹元爔的建议,包钢的1513立方米高炉炉缸才终于用上了碳砖。

1958年“大跃进”时,浮夸风盛行,全国掀起大炼钢铁的热潮。河南传来一个消息,当地用煤球炉把铝炼出来了,报纸上正把这作为“大跃进”中的新生事物进行报道。上海冶金所立即派人去实地考察,考察的人回来说确有其事。

在所里学术委员会开会的时候,大家谈到这件事情,邹元爔力排众议,激动地说:“这是违反热力学定律的!在煤球炉温度下根本不可能炼出铝来!”

在场的领导当面指责邹元爔,说他是不相信“大跃进”的成果。一时间,在座的其他人要不表示认同,要不就是支支吾吾不敢说话,唯有邹元爔斩钉截铁地表示绝不相信。邹元爔坚持真理的态度给当时在场的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真相终于大白,所谓亲眼所见用煤球炉能把铝炼出来,完全是个谎言。

邹元爔先生的一生都在为科学事业奋斗和献身,在冶金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多次获得国家级创造发明和自然科学奖项,为我国稀土合金冶炼方法的发展、半导体物理化学的开拓等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追求真理。

1987年3月20日,邹元爔在上海因病去世。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位伟大的冶金学家、科学真理的坚守者——邹元爔先生!